入冬后,越往北走,天气越冷,但马车上的几个人,心里都是火热火热的。
一路上,魏老大他们几个也终于意识到,贵嫔娘娘是他们的表姨,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。
他们一直都在驿馆投宿,每次都要核查赵嬷嬷和内侍胡全的牙牌,随行之人也要查验身份,所以总会有些消息灵敏之人,知晓这一行人是贵嫔娘娘的亲戚,就会想方设法的来见一见。
长安其实是不想见的,胡全就隐晦地提到,可以去见见这些人,也能收一些仪呈。
长安笑着说:“说出来不怕笑话,咱们一家子现在吃的住的都有人管,也花不了什么钱。再说了,咱们是进京见贵嫔娘娘的,那些人来送礼,也是看在贵人的面子上,这要是收下了,岂不是给贵嫔娘娘脸上抹黑了。”
赵嬷嬷就在一旁劝道:“要不然夫人就挑着人见见吧,让胡公公在一旁给掌掌眼,就不会出什么差错了。”
长安有些意外地看了赵嬷嬷一眼,这一路上,除了在魏老二坐马车的事上开过口,这个嬷嬷后面就没再说过什么了,但是衣食住行安排的却很是贴心。
这个时候,赵嬷嬷说了这样的话,长安稍微思索一下,也就明白了过来,就像是她听过的那个笑话“你不拿,我不拿,专员怎么拿?”一样,这一行人不光是她们一家四口,也有随行的护卫们。
还有内侍胡全,他是圣上身边大太监胡满的徒弟,那些来求见的人,大概有一多半都是奔着人家来的。
长安给赵嬷嬷投了个感激的眼神,然后就开始在胡公公的陪伴下,开始了摸鱼见人。
好歹是在御前侍奉了多年的内侍,谁的银子能拿,谁的不能拿,胡公公把尺度拿捏得极其精准。
而对于这些人,是来讨好的也罢,是来试探也好,长安一概不接招,开口就是皇恩浩荡,咱们要感恩,闭口就是急着去见贵嫔娘娘,不会在此地多待。
饶是这样,长安也收了一万多两的银子,看得魏老大和魏老二胆战心惊,生怕惹出什么是非来。
在进京前,长安给胡公公塞了五百两,又给了赵嬷嬷五百两,然后让魏老大去给随行的护卫队长送了五百两,说这一路上辛苦大家了,这是给兄弟们的一点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