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闱结束后,陆长安就回到了衢县。
她不是自己回去的,还带了一个沧桑的老头,是在下河村时打过交道的侯府管家。
陆长安在京中闲逛时,就听到了武平侯府真假世子的后续。
真世子虽是在乡野长大,却聪慧无比,得了恩荫去国子监读书,次次考试都能拔得头筹。
而假世子虽然不是侯府血脉,但总归抚养了那么多年,且人品出众,满腹才学,因此也未离开侯府。
明面上看着是侯府左拥右抱,把儿子都留在身边了,但私下双方却是极为不睦,甚至闹出了丑事。
侯夫人的内侄女,是同原来的世子定了亲的,结果在老夫人的寿宴上,被人撞到同认回来的世子搂抱在一起。
事后武平侯大发雷霆,发落了一干内宅奴仆,其中大部分都是侯夫人的亲信。
陆长安听了一肚子八卦后,就绕道去了发卖仆人的集市,果真让她看到了被捆着绳子等待买主的徐管家。
陆长安出钱买下了他,徐管家也没想到,当初他私下给陆承文的那十两银子,最终成了他的救命钱。要不是陆长安,他这把岁数估计就要被贱卖到矿山去了。
原本是想给徐管家自由身的,可是这老头执意要报答陆长安。
他说:“公子不用担心,老奴会带来麻烦,我们这一群人都是白担了罪名的。侯府的主子们也知道,发卖了就算是完事了,否则当时,就会直接打死我们了。”
陆长安一想也是,反正到时候把人留在衢县,也没什么妨碍,就这样带着徐管家回去了。
不愧是在高门府邸做过事的人,徐管家上岗没多久,陆长安就从一干琐事中解脱了出来,除了习武练字外,又开始看简单的医书。
年后温知县高升为开州的知州,原来的县丞大人接任衢县县令。
陆长安想着做生不如做熟,同样的话术,拉着开州做起了红薯粉条的买卖。
开州土地比衢县多,田地的肥力也较好,每年红薯的产量都很喜人。
当初陆长安在府城卖豆腐脑时,就注意到了,只不过才等来恰当的时机。
红薯加工坊建成后,依旧是主招女工,等红薯粉条晾干成型后,陆长安和开州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