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瑶当面对峙,让赵正当众对其治罪,但想想还是算了。
姜瑶心里憋着什么心思,只怕赵正早就心知肚明,之所以没有将其定罪,大夏皇朝那边的施压,想必是最为主要的原因。
此次大夏皇朝的九皇子,亲率使团前来商议要事,赵宏便隐隐看出这点。
大越虽夺回了巳城镇,但夜郎国早已背信弃义,如今更是彻底倒向妖族,南荒之地各妖族部落也愈发团结,境内的妖邪联盟已然壮大,大越的战局,相比于一年多前,显然更加吃紧,甚至随时都有灭国之祸。
因而,大越急需外部支援,以解当下困局。
大夏皇朝自然看到了这点,这等时刻伸以援手,在诸多问题上,不怕赵正不妥协。
就比如姜瑶。
大夏皇朝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公主,在明面上,又怎会承认派一个女人,去刺杀藩属国的一国之王子?
赵宏也是突然想通了这点,方才忍住没有开口。
宗师论道大会,大越英杰齐聚,又有大夏皇朝的九皇子到场,在那种场合下,将此事公之于众,才是最佳时机。
这当然在逼赵正和大夏皇朝不得不当众作出抉择。
他何尝不明白,此举显然会彻底得罪整个大夏皇室。
但人活一世,争的就是胸中一口气,无关乎明知与否。
况且,赵宏并非完全没有与大夏皇朝对抗的资本与底气。
经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,青衣楼的产业已然渗透大夏皇朝及周边诸侯国的大部分地区。
其中底层黎庶以种植杂交水稻、改良小麦、玉米及番薯为主,产量都明显高于原本的农作物,因而底层黎庶已然对其产生依赖,底层人口也在持续有限的增长。
而众多农作物的种子源头,皆掌控在青衣楼手中。
青衣楼一旦掐断其供给,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甚至不排除各地揭竿而起的可能。
原因无他。
传统农作物的产量,显然不足以支撑现今如此庞大的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