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晖园的荷塘南角有一小门厅,这便是古时清晖园的入口。
两个人从古时清晖园的原入口开始作一番探访。 从华盖里直街横折,走一段路程,便可来到古时清晖园门前。门厅上至今还悬挂着一块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题写的 “清晖园” 牌匾,牌匾古朴,“清晖园”三字笔力遒劲,实为大家风范,仰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。
进入园门,再出稍显狭促的门厅,趁步连廊依墙一段,景象豁然顿开,纵目四顾,两个人已经身处澄漪亭挑廊之上。
一方荷塘清凉扑面,三两飞燕掠碧而去;六角亭凌波依卧,两水松作亨哈耸立;船厅傲首北面,据岸久泊候佳人款步登临,花亭举翼在东,邀拱石树杪浑然入画。
再看水中:百龄龙眼树如巨椽大伞遮蔽房舍,又将投影把池面刷上大片墨绿,平生出习习凉意。
低头细看:水质清澄,游鳞翔底;水面风静,微泛涟漪。岸边花枝含风,蕉叶弄影,碎撒池中湮映,忽如一阵粤音入耳,脑际间又多出些岭南水乡弥漫的情愫。
王玉涵说:“正如《红楼梦》所言:若大景致,若干亭榭,无字标题,任是花柳山水,也断不能生色。”
继续往前走,两个人来到碧溪草堂。
王玉涵说:“碧溪草堂,据传是清晖园最早建筑。早先应是龙氏供母之处,可能老人西去之后才定名 草堂。”
在碧溪草堂明间,设有一座镂空疏竹木雕圆光罩,其工艺精湛且古色生香;两侧玻璃屏门的裙板上,用隶书、篆书和鸟虫书体镌刻有四十八个形态各异的“寿”字, 称为“百寿图”。
草堂槛窗下嵌着一幅题为“轻烟挹露”的百年阴纹砖雕,刻有幽篁丛竹,刀法圆熟。
晨飞宇指着砖雕题跋说:“未出土时先引节,凌云到处也无心,表示筑园者志向心迹。”
六角亭与碧溪草堂之间以池廊相接,此亭多半是当年龙氏老母、小姐及女眷活动之处。
池廊上的每道横梁都雕有精美的菠萝、杨桃、香蕉等岭南佳果,散发出浓郁的南粤风土气息。
晨飞宇说:“中国古建筑的廊可分为直廊、曲廊、回廊、抄手廊、爬山廊、叠落廊、水廊、桥廊等形式。”
廊不仅作为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