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间房子是卫兵室。
晨飞宇说:“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6月16日,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创办,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为其提供了协助。正式名称为“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”,因其校址设在羊城东南的黄埔岛,史称“黄埔军校”,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,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。
伍澄清说:“羊城市长洲岛交通不便,离市区又远,且偏僻,为什么军校会选中这个地方呢?”
晨飞宇说:“第一,在本世纪20年代,各路军阀独霸一方,滇桂军阀盘踞着羊城市。当年孙中山选取在远离市区的孤岛办军校,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。
第二,这个岛环境幽静,四面环水,筑有炮台多处,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、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把守控制江面,易守难攻,便于学习与练武。
第三,孙中山很熟悉长洲岛,他曾多次来岛视察,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,略加修葺,即可使用,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,为此,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。”
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,称为校本部。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,两层砖木结构,三路四进,即三条主要通道,四排房舍。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,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,相互对称。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,四周有围墙,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。
来到校园西南面,晨飞宇看到建有剧场式的俱乐部,其西侧设有游泳室。
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,原是教职员宿舍,因民国6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,孙中山逝世后,改建为“总理纪念室”;1984年又改为“黄埔军校纪念馆”,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东革命活动的照片。
民国17年即是1928年11月,在校园南面八桂山上建立孙中山纪念碑。1930年在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。
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、左手叉腰、右手前伸、面向大众、神采奕奕,高26米,重逾2000斤,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,牧田祥哉敬作,筱原金作工场铸造。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,表面镶有校训“亲爱精诚”四个大字。其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