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有味。
“知识就是力量,它可以改变你们的命运,也可以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!”郭凌峰的话语铿锵有力,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。他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,将来用知识建设家乡,报效国家。
然而,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,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。书籍、文具、桌椅板凳等都严重不足,师资力量也捉襟见肘。许多孩子因为没有课本,只能共用一本,学习效率低下。看到这种情况,郭凌峰心中十分焦急。
“教育是百年大计,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!”郭凌峰暗下决心,他决定亲自前往王城,向朝廷申请更多的支持。
回到王城后,郭凌峰立即起草了一份奏折,详细阐述了边疆教育的现状和困境,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资金需求。他深知,要打动朝廷,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和切实可行的方案。
“陛下,边疆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的安危,而教育则是民族发展的根基。只有让边疆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,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族隔阂,实现长治久安!”郭凌峰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,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边疆孩子们的求知若渴和教育资源的匮乏,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“微臣恳请陛下,加大对边疆教育的投入,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!”郭凌峰说完,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沉默片刻后,皇帝缓缓开口了:“郭爱卿所言极是……”
皇帝略带赞许地点了点头,“郭爱卿心系边疆,忧国忧民,实乃国之栋梁啊!朕决定,拨款白银……”他顿了顿,环视了一下朝堂,似乎在估量着什么,“拨款白银十万两,用于支持边疆教育事业!此外,朕还会号召天下读书人,前往边疆支教,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更远的地方!”
“陛下圣明!”郭凌峰激动地跪拜谢恩,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十万两白银的问题,更是皇帝对边疆教育的重视和支持,必将极大地推动边疆教育的发展。
消息传回边疆,各部落首领和百姓们欢欣鼓舞。他们纷纷表示,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,让孩子们努力学习,将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很快,朝廷的款项和物资就运抵了边疆。一座座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,孩子们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