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穿越:基建文化到古代 > 第246章 勇往直前,纷纷支持(2/5)
迹苍劲有力,却透着一丝担忧:“闻君欲重振文华书院,此乃功德无量之事。然书院改造非同小可,需兼顾实用与传承,老夫不揣浅陋,愿遣几名学生前往协助,共襄盛举。”

    郭凌峰读罢,心中感慨万千。朱熹作为一代儒学宗师,能主动伸出援手,实属难得。这不仅是对自己改造计划的肯定,更是新旧学派之间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。

    数日后,几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来到了文华书院。他们是朱熹最得意的弟子,各个博学多才,谦逊有礼。为首的青年名叫沈括,年方二十,却已着书立说,在学术界小有名气。

    “学生沈括,奉老师之命,前来协助郭大人改造书院。”沈括恭敬地向郭凌峰行礼道,“老师还让我等带来了一些书籍和教具,希望能有所帮助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远道而来,辛苦了!”郭凌峰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年轻人,“朱老先生能派你们前来,我感激不尽。书院改造需要各位的智慧和力量,请随我来。”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括等人积极参与到书院的改造工作中,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,还将朱熹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书院的设计中,使之既保留了传统书院的韵味,又充满了时代气息。

    其中,一位名叫方志远的学生,思维活跃,创意无限。他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,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,将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中,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学习应该像玩游戏一样,充满挑战和乐趣。”方志远向郭凌峰和陶夭夭展示着他设计的教学道具,“你看,这个九宫格可以用来学习算术,这个转盘可以用来背诵诗词……”

    “志远,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!”陶夭夭对这个年轻人的创意赞不绝口,“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你的教学方法的。”

    郭凌峰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他相信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文华书院一定会成为一所培养人才的摇篮,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材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书院改造接近尾声的时候,村口却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身影,他们挑着简单的行李,步履蹒跚地向书院走来……

    “他们……是来做什么的?”陶夭夭秀眉微蹙,看着那些衣衫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