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来磨,母亲为了帮父亲做豆腐挣钱还账,竟连给妹妹若画做一双鞋的功夫都没有……
苗青山叹息一声,起身去后院给牛加了草料,催促兄妹俩早点睡……
等兄妹俩醒来时,母亲王缃云已经烧开了水,准备下饺子。
若书赶忙爬起来,跳下炕帮着烧锅,煮好打了出来,不等谁吩咐,就端着饺子出门去了祠堂,他知道给祖宗献上饺子后,还得挨家给本家人端去自家的饺子,为了能让父亲多歇会,若书一声不吭的主动承担起这些活。
等到一家人开始吃饭时,本家人才陆续给他们端来饺子,王缃云把本家人端来的饺子凉在盘子里,不用说,这肯定是一家人中午的饭。
村里吃过饭,穿着新衣服的娃娃们到处跑的玩,女孩们爱美,互相之间,攀比着谁的新衣服好看,贪玩的男孩,则拿了家里给买的鞭炮,恶作剧般的专找人多的地方放,引来一阵阵惊叫,比赛着谁的鞭炮声音大,这个时候大人们是不会说他们啥。
悠闲的人们则成群的聚一堆,或坐一起抽烟闲谝,或者摸几把花花牌,女人们除了准备一家人的饭菜,也难得的放松下来,悠闲的坐在屋里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。
而苗青山家里,若书兄妹俩还是穿着原来的衣服,唯独不同的是若画脚上穿了双新鞋,他们并没出门,而是帮着父亲从屋内抬出檩条,椽,他们一家趁着今过年没事,要在门前搭个安放磨盘的木棚,要不然订了磨盘总不能也放家里,再说家里也根本放不下。
佘家相对来说比较清闲,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晚上的饭菜,诗音却嚷嚷着要找若画去,佘满堂见女儿囔囔的不行,只好站了起来说:“还跟往年的一样,八凉八热,菜量备足些,除了孝礼伯和若棋,再把青山一家都叫过来。”说完带着诗音出了门。
每年的初一晚上,是苗佘两家团聚的日子,今年你家,明年我家,俩家轮流摆酒席,也是图个热闹,让小辈们增加感情,今年轮到了佘家,每次轮到他家的时候,总能做出一桌令人羡慕的酒菜。
这个跟佘占奎有很大关系,他年轻时,怎么说也是见过世面,吃过山珍海味的人,他在吃上比较讲究,让杏花和婆婆佘周氏一点也不敢马虎,虽说遭了土匪,但他们还是尽可能的做得丰盛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