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地接纳,从此许金仓却名声大扬。小小县建立新政府时,他回到了家乡,需要选一个立党为公的人当粮食局长,许金仓便成为合适人选。
梁大客气为人客气、谦和,又不得罪人,做买卖就像鬼画符,县里人却称他是“鬼商”,就是因为他卖豆腐不多收钱,用豆子换豆腐,却称高称低的收“黑心豆”,做的豆腐又好,他能用卤水点出那么多种不同的豆腐,也就出现一斤豆子换一斤八两,一斤六两,还有一斤半不等,不光豆腐好,比别人家的还换得多,因他家买卖兴旺,豆腐渣不外卖,在院子里夹了个大猪圈,一年要出栏几十头大肥猪呢,而且肥猪又不卖,逢年过节宰上几口,都说他家猪是吃豆腐渣长成的肉香,还没宰杀,就排上号有了主儿,家宰家卖,人说这梁大客气等于一个豆腐坊开了两个买卖,说是不赚,那是鬼话。
杜裁缝呢,是小小县里议论熟了的“土鳖商”,在那旧岁月贫困潦倒世俗人的眼里,一家有几个孩子分家围着桌子吃饭,倘若哪个孩子吃菜筷子勤或吃得多,常会被家长指责成“没出息”。尽管杜裁缝不是打心眼里疼孩子吃,大杜听了这话一较劲儿去当了兵,可就像故事一样在县里传了开来,说杜裁缝日子过得去,但连自己的儿子都舍不得让他们吃,这还不土鳖到家了吗?还有,无人不知,杜裁缝一家仗着这把手艺,从不买衣服,留下给人裁衣服的碎布条拼成大块布,到柒坊里染一下,不光做衣服,还做被褥呢,有人看见并宣扬说,杜裁缝最舍不得就是买吃的,说是吃了还得拉出去,他攥着钱逛商店攥的手心出了汗又拿了回去。据说,把钱藏进鸡窝,怕家里招小偷,还是他的发明。要说,刚一解放就有了缝纫机,谁给他算计,他挣得钱也该买得起几台,可是,杜裁缝还是靠手裁,两口子再加上俊俊,还是用手工做,不少人说,这个杜裁缝呀,挣的是土鳖钱,花的也是土鳖钱。
小小县的种地人群里出了这么“三大名商”,自然引得人们关注和议论就多,不管人们怎么褒贬,许良囤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,自古买卖人就是这样,不存在什么“奸”的问题;梁大客气呢,认为做生意么,就得赚,但赚得不要那么露骨,不存在什么“鬼”的问题;杜裁缝呢,认为挣钱不容易,吃上、穿上就得省着点,不存在什么“土”的问题。人们的议论,自然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