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写着“琴韵”二字,字体笔致潇洒。
入内落座后,几人中一藏地僧人打扮的和尚,出言询问道:“敢问阿碧姑娘,此处是否燕子坞参合庄?”
阿碧立刻摇头解释:“大师,这里并不是参合庄!这里是琴韵小筑,乃是我家公子为小女子姐妹二人建造的住所。大师先前所说祭拜老爷的事情,待会倒是可以询问一下阿朱姊姊,请她斟酌一二。”
藏僧听后,仍是一副不耐烦模样,只是哪怕心中再怎么不悦,也不好随意对着一个小姑娘发泄出来。
这时旁边端坐着一个名叫崔百泉的江湖人,好奇问道:“阿碧姑娘刚刚提及的阿朱姊姊在慕容家是何等身份,竟能做得了慕容家的主?”
阿碧摇摇头笑道:“阿朱姐姐也只是公子婢女,她不过只比小女子大一个月,却总爱摆出一副大姐姐的嘴脸。”
“好吃!这些糕点太好吃了!”
藏僧旁边一年轻男子对桌上茶水和糕点,赞不绝口。
若是杨过在此定会认出,这男子不就是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。
其他人却都无心思吃喝。
“为何不现在就去?”藏僧心中焦急万分,掩藏不住怒气呵斥道,“明明天还大亮,何必歇息?”
阿碧随即解释道:“大师有所不知,参合庄离这里有四九水路,今日确实无法前往。”
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另一个江湖人,名叫过彦之,突然起身,愤怒地挥舞手中软鞭。
“啪……”
将一张紫檀木茶几以及一张竹椅打得稀碎。
“她妈的,老子来这里是为了给师父报仇,不是来喝茶说笑,识相的快点带我们去。”
阿碧面对过彦之的凶恶态度,仍显得从容不迫,平静说道:“每月总有不少像过师傅这样的江湖人士来拜访公子,气势汹汹的也不少见,早已见怪不怪。”
话还未说完,就有一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从后堂走出,向阿碧问道:“阿碧,是谁在这里喧哗?”
崔百泉和过彦之见到老者,以为他定是慕容家的老人,立刻站起身,朗声质问道:“我师兄伏牛派柯百岁,究竟是被谁害死的?”
老人听言,声音嘶哑回答:“柯百岁?什么百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