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上,行人如织,商铺林立,一派繁荣景象。
百姓们谈论着王侯的仁政,谈论着与江东的联盟,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。
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,老人们则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,享受着难得的安宁。
整个荆州城,都沉浸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之中。
王厚站在刺史府的高台上,俯瞰着这座美丽的城市,心中充满了自豪。
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有信心,能够带领荆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夜幕降临,月光如水,洒落在刺史府的屋檐上。
贾诩缓步走到王厚身边,轻声说道:“主公,荆州虽定,但隐患仍在。”
王厚转过身,目光深邃地看着贾诩,缓缓开口:“文和,你指的是……”
王厚看着眼前逐渐恢复生机的荆州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。
他深知,要在这乱世中立足,仅仅依靠结盟是远远不够的,发展经济、增强军事实力才是王道。
回到府邸,王厚立即召集属官,商议发展大计。
他大手一挥,豪气干云地说道:“荆州乃鱼米之乡,沃野千里,之前受战火摧残,百姓困苦。现在曹操已退,正是我们发展的大好时机!”
他率先提出减轻赋税,鼓励农桑,兴修水利,以恢复民生。
同时,他还大力扶持商业,减免商税,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贸易,促进经济繁荣。
除了经济发展,王厚也深知军事的重要性。
他深知荆州水路交错,水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于是,他下令征召水手,招募工匠,大造战船,积极扩充水军规模。
江夏,作为荆州北部的重要门户,更是被王厚视为重中之重。
他亲自前往江夏,视察防御工事,调拨粮草物资,加强江夏的防御力量。
站在江夏的城墙上,王厚远眺着滔滔长江,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。
他指着长江两岸,对身旁的文聘说道:“文聘将军,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,绝不容有失!你要在此地多设烽火台,以防曹操贼军来犯!”
除了江夏,长江沿岸的其他重要据点,王厚也一一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