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丞相,可是对这些年轻人有所担忧?” 忽然,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。
曹操转过身,看着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荀彧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:“文若,你觉得,光有这些年轻人……就够了吗?”
曹操眉宇间的那抹凝重,如夜幕般缓缓铺开,遮盖了夕阳在他脸上镀上的最后一丝暖意。
“文若,你觉得,光有这些年轻人……就够了吗?”
荀彧缓步上前,立于曹操身侧,目光同样投向远方。
“主公雄才伟略,广纳贤才,这些年轻人自然是未来的希望。然……”他顿了顿,仿佛在斟酌言辞,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不可不察也。人固然重要,但若无利器在手,精妙战术辅佐,恐怕也难在乱世中立足。”
曹操闻言,缓缓点头。
他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,只是近来求贤若渴,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招揽人才之上,反而忽略了其他方面。
“文若所言极是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我曹魏如今兵强马壮,但若兵器不够精良,战术不够灵活,终究难以百战不殆。”
他转身,走到案几旁,拿起一卷竹简,轻轻摩挲着。
竹简上记载着一些兵器的制造方法,但大多粗糙简陋,难以满足战场的需求。
“这些年来,我们也曾尝试改进兵器,但效果并不显着。文若可有良策?”
荀彧“主公,彧以为,当务之急是设立专门的机构,招募能工巧匠,集中力量进行兵器研发。”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例如,弓弩乃远程利器,若能改良其射程和精准度,必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。此外,盔甲的防御力、刀剑的锋利度,皆有提升的空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