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贾诩捋了捋胡须,说道:“文若兄多虑了。丞相既然决定拨付十五万石粮草给王厚,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王厚智谋超群,料事如神,他既然请求十五万石军粮,想必是已有破敌之策。”
荀彧点了点头,说道:“但愿如此吧。只是这粮草运输,需要妥善安排,以免被敌军截获。”
贾诩说道:“文若兄放心,我已经安排了精兵强将沿途护送,确保粮草安全运抵樊城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荀彧说道,“此去樊城,路途遥远,沿途山高路险,还需多加小心。”
贾诩说道:“文若兄所言极是。我已经吩咐下去,让将士们提高警惕,严加防范。”
一路之上,二人不时商议着粮草运输的细节,以及樊城战事的走向。他们深知,此战关系重大,不容有失。
数日之后,粮草运输队伍终于抵达了樊城城下。王厚早已率领众将士在城门口迎接。
“文若兄,文和兄,一路辛苦了!”王厚拱手说道。
荀彧和贾诩连忙回礼,说道:“王厚将军,我们奉丞相之命,运送粮草前来支援。”
王厚感激地说道:“多谢丞相和两位先生的厚爱,王厚感激不尽!”
随后,王厚将荀彧和贾诩迎入城中,设宴款待。席间,王厚详细地向二人介绍了樊城的战况,以及他的破敌之策。
荀彧和贾诩听后,对王厚的计策赞叹不已。他们深信,在王厚的指挥下,樊城之战必将取得胜利。
酒过三巡,王厚举起酒杯,说道:“两位先生,此战若胜,全赖两位先生的鼎力相助。王厚敬两位先生一杯!”
荀彧和贾诩也举起酒杯,说道:“王厚将军客气了,我等定当竭尽全力,辅佐将军,早日平定荆州。”
三人一饮而尽,气氛融洽而热烈。
第二天清晨,荀彧向王厚辞行,准备返回许都。王厚亲自将他送到城门口,拱手说道:“文若先生一路保重。”
荀彧点点头,翻身上马,朝着许都的方向而去。
目送荀彧离去后,王厚转身回到城中。贾诩此时也准备动身返回许都,他来到王厚面前,拱手说道:“王厚将军,老夫也该告辞了。”
王厚却伸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