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,问题的设计具体是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观点等,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对历史案例的理解以及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考,这一点是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的前提。对于教师而言,如何在历史案例的选择上突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性,这不仅是历史学科的要求,也是学生学习之中的重点。
综上所述,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念,其对于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影响深远。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,素质教育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明确自己教学观念的基础上,借助唯物史观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,以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,也可以实现对自己正确历史观念的构建, 由此做到学科基础教学任务与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,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韦月亮(《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培育策略研究》松原市第一高级中学)指出,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,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涵养、历史思维能力及对历史的感知能力,帮助学生在解析复杂的历史事件时,能够真正明白历史与当今时代的联系,做到以史为鉴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,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新课标,采取新举措,培养高中学生的唯物史观,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,分析唯物史观的内涵及意义,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唯物史观的培育策略。
2014年, 教育部在《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》 中明确提出, 要实现全科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员育人, 将教育教学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。 要求将德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整个过程, 通过课堂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德育功能, 形成良好的德育长效机制。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(2017 版 2020 年修订) 》(以下简称新课 标)进一步提出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核心素养相关要求, 其中“唯物史观” 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首, 备受各界关注。唯物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,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。
唯物史观内涵“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