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,大明皇帝不发军饷的话,他们一家老小怎么办?
底下的将士们开始窃窃私语,不少人眼中露出犹豫之色。
他们回忆起过往的艰辛岁月,那些因朝廷粮饷不济而挨饿受冻的日子历历在目。
虽说如今皇帝使者许下诺言,可多年的委屈与现实的残酷让他们不敢轻易相信。
吴三桂趁热打铁,继续吼道:“还有这山海关,若无咱们死死镇守,满清铁骑早就长驱直入,践踏我中原大地!
咱们守的是国门,护的是身后万千百姓,是祖宗的江山社稷!如今皇帝不体恤咱们的难处。
仅凭几句莫须有的‘叛乱’之名,就要讨伐咱们。若真降了,咱们如何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弟兄,如何对得起家乡的父老!”
说到最后的时候,他甚至让自己的眼睛中流下了几滴眼泪,表现的整个人都十分的委屈和被冤枉。
吴三桂毫不迟疑的就往自己的头上套上了大一的名分,就好像自己是一个被冤枉的人一样。
他是一个忠诚为了大明弹精竭虑的忠臣,而大明皇帝却不体谅他的难处,现在把他定为了叛逆。
这时,吴三桂的心腹爱将站出来,振臂高呼。
“总兵大人说得对!咱们不能降,降了就是死路一条,跟着总兵大人,才有活路,才能守住咱们的家!”
这一声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激起千层浪,不少将士纷纷响应,高呼:“不投降!不投降!”
然而,仍有部分士兵面露迟疑。
对于这样的场景,吴三桂还是很能理解的,毕竟语言是苍白的,光靠语言是不足以稳住军心的。
不是所有人都能被一通话都忽悠成功的,有一些人是现实主义者,不拿出切实的好处,他们是不可能做出抉择的。
“你去到后面让军需官搬一批粮草,还有银子到城下上来,然后发给所有的士兵们,给他们发钱发粮。
除了城墙上的这些,还有那些在下面的士兵,也别忘了都给他们发上几斤的粮食,然后每个人赏半两的银子!
告诉他们有我吴三桂一口吃的也有他们的一口!”
为了得到自己手下这些士兵的完全支持,吴三桂也是直接豁出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