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门火炮,那也几乎是一万两千五百两白银才有一门准加农炮。
这样的价格比之红衣大炮实在是高上太多太多了。
红衣大炮生产出一门,就算是全铜的加上人工之类的消耗也差不多就是在三千两左右。
准加农炮的价格无疑是高过了红衣大炮四倍不过勉强还是能接受的。
毕竟系统可是不止给了火炮,而且还给了炮兵,炮兵可是纯纯的技术兵种。
炮兵这种兵种并不像电视剧一样,只需要会开炮就行了,那都是技术。
要熟知各种火炮的构造和部件名称,以便能熟练地进行组装、拆卸和日常维护,保证火炮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。
掌握火炮的瞄准和射击技巧,根据不同的目标距离、地形和作战需求,准确地调整火炮的仰角和方位角等。
这一些倒是还好培训的,但是最难的不是这些,而是下面的。
数学和测量能力
所有炮兵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,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和弹道学估算,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射击参数。
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,如测距仪等,以精确测量目标距离和火炮与目标之间的高差等数据,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会几何数学。
而数学这个东西刚刚好,就是大明王朝现在最缺的,由于中国古代一直都是以儒家教育为主,所以数学一向不受重视。
当时有关几何数学的书籍数量有限,除《几何原本》等少数译着外,本土相关着作较少且流传不广。
这些书籍多掌握在少数士大夫、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手中,普通大众难以获取和学习,导致几何数学知识的传播范围狭窄。
想要找到会几何数学的人才实在是太难了,对现在的朱慈人来说,这些钱与其说是获得火炮,还不如说是给自己获得二十四名炮兵附赠四门火炮。
火炮这种东西,大明的工匠只要把准加农炮吃透,到时候自己生产就够了,最主要的是炮兵人才的稀缺。
操控红衣大炮只不过是近距离射击,一般没什么好说的,目测都可以看到,但是准加农炮不同准加农炮可以打出四公里!
红衣大炮就算经过大明的工匠改进,现在也只不过是能达到一点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