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些兵器粮饷,火炮火铳这些东西,去了工造司,人家却冷冷地回了一句。
“只有执太子手令方可调动军械。”
一句话便让兵部的人白跑一趟,就算后来朱元璋下了圣旨,人家也只给了很小一部分的火器,然后说库存就这么多了。
兵部的官员欲哭无泪,你们丫的骗谁呢?每年数以万计的精铁火药焦炭运到你们工造司,结果就说库存十门大炮,几百支火铳,骗鬼也不能这么骗啊!可是依旧没办法,谁让东西都在人家仓库里放着,谁让人家是太子直接管理呢。
众人此时才明白,太子朱标,是大明帝国的一条腿,而且还是最粗的一条大腿!
……
时间一转,三年已过,大明帝国正在蓬勃向上地发展,最起码这时候应该说要人有人,要钱有钱。
朱元璋的几个儿子,稍微大一点的都已经完婚,正赶上朱元璋心情不错,就赶着他们几个,该去就藩了。
朱元璋召集了四个儿子,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封地,修建了宫殿,其中皇二子朱樉的封地在西安,皇三子朱棡的封地在太原。皇四子朱棣的封地在北平,皇五子朱橚的封地则在开封,而且每个人都有封号,也是大手笔了。至于皇长子朱标么,还是老实让他在应天待着吧!
朱元璋不仅宠爱这几个孩子,也有点放心不下他们,在他们外出就藩之前,把他们叫到了大殿之上,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本书,其实就是藩王在属地行为规范守则。而且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。
“咱赐给你们王位和封地,希望你们到了封地要好好做人,绝对不准祸害百姓,否则咱绝不轻饶!而且,你们的封地都是古都,也是要地。如果有外敌来入侵,你们就是大明的第一道门户。更重要的是,每个人去了封地,都给我好好考察,看看当地怎么样,有哪个地方适合做国都!”
朱元璋想要迁都,这并不是什么秘密。应天虽然挺好的,但是毕竟属于南方的中心地带,随着蒙古人被徐达越赶越远,大明帝国的疆土也在一点点扩大,不再是以前只占据南方的时候了。应天无限好,可惜我们不合适。这大明早晚是要迁都的。而西安、开封、北平等地正好是唐、宋、元等地之前的国都,人口密集设施齐全。在地理位置上也具有天然的优越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