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了经商的弊端却没看到经商的好处。商人运送货物,进行买卖,满足了各个阶层的需要,如果没有商人,南边的米又怎么到北边呢?就连那小摊贩也都算经商,经商能增加税收,所以在我看来,只要是诚信经营,正经生意,那都是提倡的。我就跟您打这个赌,如果我一年内赚回来一百万两白银,就把以后商业的事都交给我管,您看行不行?”
朱标知道朱元璋对经商的反对已经深入骨子,想要说服他只能自己亲身入局了,让他看到经商的好处,自然就不会再反对了。毕竟明朝的人口虽然有较大增长,但是税收也是出了名的低,其中比较重要的两条原因就是打压商人和实行海禁。
“成啊!那咱就跟你打这个赌。一年时间,要做正经的生意,如果你能赚回来一百万两,咱就听你的。不过咱只能给你二十万两。”朱元璋歪嘴一笑。
“五十万两!”
“二十万两!”
“三十万两!”
“就二十万两,多一个子都没有!”
顷刻间,父子之间的角色再度调换。
“行吧,二十万就二十万,不过您得给我写个圣旨,要不然我去国库拿钱人家也不能给我啊,再给我写个允许船只出海的条子,这不过分吧。”朱标咬紧了牙答应了下来。
“都依你!不过你要是一年内挣不回来一百万两,那你可就得听咱的了。”
朱元璋大笑着离开,他自然是在刁难朱标。在他看来,短短一年时间怎么可能用二十万两本钱赚到一百万两,不要说朱标了,这事儿就算范蠡在世也怕是办不到!只要这臭小子碰了壁,自然就放弃那些奇奇怪怪的念头了。而这成本也不高,二十万两虽然颇为肉疼,但是他朱元璋还是承担得起的。
“这老朱,确实无耻啊……”朱标忍不住吐槽,这下他的创业资金严重不足,时间又紧迫,好像已经陷入了一个必输之局。
“但是这还难不倒小爷,赚钱什么最重要,是思维!而且我还有当代范蠡相助。”
朱标趴在桌案上,奋笔疾书,不多时便写好了一封信件。
“李三思!快把这信送到周庄沈万三家!十万火急,一天都别耽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