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但真正进到场部里头,看到一条大土路及大土路旁边的屋舍,宋露白等一众从城里来的同志大失所望。
有人不可置信:“这就是场部?咋这样啊?”
老军垦中有人反问:“你们想着是啥样啊?”
“好歹有几座小二楼吧,没有水泥路,中间修条柏油路也成吧?咋就这样光秃秃的啥也没有呢?我们老家的镇上看起来都比这边气派。”
虽然场部的房子不是地窝子了,但这些排列不算齐整,盖的不算密集的平房都给她们一种凄凉凋敝之感。
那立在大土路两旁的柳树在烈日下看起来都蔫巴巴的。
要不是场部地盘够宽敞,不远处还有幼儿园和学校,再往里走还有机、关大院,这里整体看上去还不如老家的一个乡镇呢。
“咱们六分场才建了没几年,不但场部正在建设中,划分好的连队地盘、土地资源啥的都在规划中,别的分场看起来应该比咱这强不少。”
宋露白看向说话的人,“这边为啥叫场部啊?几分场几分场的又是怎么说的?在咱们口里,厂子那是一个大集体单位,比如食品厂、机械厂啥的。”
来之前她听说的是兵团以师、部划分,一个师下面有营部、团部,团部下面有连部。
这边咋是分场?分场下面是连队。
先前说话的老军垦说:“你就把咱们分场当成一个大单位,和口里那种国营厂单位差不多,咱们六分场归石城管,因为总场就在石城,围绕着石城总厂周边有好几个分场,每个分场下面又有不少连队,像俺们就是六分场二十五连的职工,我们现在挖的大渠,以后就属于二十五连的地盘,大渠边还得种上杨树带啥的,等时间长了,以后看起来就像样了,不过到时候你们这群人肯定已经不在这了。”
“哎老杨,没想到你懂的还挺多。”
姓杨的老军垦嘿嘿笑:“俺都是听连长和指导员说的,俺懂啥呀,俺要是懂的多,俺也当连长了。”
老杨的话引起了老军垦们的哈哈大笑。
在“老人”们的带领下,一行人到了武、装部外。
宋露白老家市里也有武、装部,但光是大门看起来就庄严肃穆,哪像这个门,只用几根栏杆围起来,面积小的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