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被遗忘的角落:太平天国往事 > 第11章 土生的(4/5)
还好周大土豪仗义,付了订金。说好的啊,订金不退。就冲着这个,敬周老板福寿安康,常来常往!

    虽然大佬们来去匆匆,乌程新成立了劝农局,闹出不小的动静。这个局主管招商引资,拉人入伙的。

    战后的乌程人口大减,田园荒僻,叵需种田能手入驻垦荒。谁有机械化穿越大军的赶紧应聘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你能吃的下,大片待垦良田都是你的。你过来啊!

    当然,光吆喝不下本钱可不能行。劝农局颁布了巡抚大人恢复生产的政策,看着还是很得民心的:三年免赋税,十年只收一成税。为了浙北恢复农业生产,得个好官声,朱巡抚也是蛮拼的。

    一方主政行不行,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。为了补上乌程战争后劳动力短缺,优先招徕之前流离失所的人返乡开垦。知府也放下脸面,对外宣传只要你来,举双手双脚欢迎。

    另外出于补足人口缺口考虑,巡抚还令裁撤下来的汉军部分就近安置于乌程。令从江浙、江西各地迁移民户填充过来耕种乌程大片抛荒的田地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乌程各地方人员杂处,乌烟瘴气的。时不时闹出械斗的大场面。无非是争地不公一类的戏码。为了应对这破烂局面,知府不得不上报朱巡抚另外弄了个招垦局,专门负责调配移民们的空间布局。

    没办法,天天出人命,有悖于移民垦荒的初衷。现在需要好好休养生息,把聚宝盆重新捧起来。

    农事看天,趁着初春拿到官府赊购到的种子抢地盘,抢到占住就能分到田地,这好事哪里去找!先到先得,抢到就是赚到。乌程这一处吴中宝地,经历无数次的纷争,缓慢的滑向正常轨迹。

    好在朱巡抚给了知府一个劝农局公务员团队编制,要不然知府大人只能含泪抱石自沉太湖,去找枪船头领潘天顺唠嗑,商量怎么捞钱发饷银了。

    —

    同治元年(1862)六至七月,频繁移动的军队从皖南带来霍乱病,本已极度虚弱的百姓染病后成批死亡。至同治三年(1864)太平军败退安吉、孝丰时,两县人口仅剩战前的十分之一,土地全部荒芜。

    同治五年(1866)清政府实行招徕政策,豫鄂皖苏和本省上八府人民蜂拥来安孝垦荒并定居。太平天国战后的幸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