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看戏院场再大也不够用。架不住想看的人多。所以想看戏就赶早,要不然就爬祠堂的房顶看呗!会不会被抽鞭子赶人,全看绸业公会管事的心情。当然不许人上房,人多了房顶会塌的么。格么上房就免谈了!蚕祠的那口井被大石板压住。去年井沿上站了一排人看戏,挤来挤去的掉下去好几个。今年就直接用石板当台面,就这样也站满了人。
台上的戏演的好,台下的戏也不差。
许存当着县丞的面和王恩寿扭打在一起,拳打脚踢一点都不讲武德。两位大佬亲自下场,大佬们的手下怎么能落后?还混不混了?于是场内、场外拳脚交加,亲热的不得了。除了台上名伶们唱念做打带着锣鼓音叉响,台下日爹骂娘哎呦啊呀也是吵的掀翻天灵盖。
急的县丞撩起衣袖上去劝架拉人,被哪个混球一巴掌帽子都拍飞了。县丞嗷的一嗓子,真当劳资是面瓜!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性呢。你们真是一点规矩都不讲!
“县丞!你若再不把王恩寿治罪,我们光记的人见他一次打一次。打死不负责。都是县丞不拿下肇事凶犯。”
县丞喷出口浊气,喊道:“许存!刚才是不是你打的本县?!”
-
盛泽镇丝业公所于清道光二十年(1840)兴建先蚕祠,是江南目前仅存的蚕神祠庙。据方志记载,小满当日各地蚕神祠庙皆演小满戏,但仅一日。盛泽镇因经济实力雄厚,人口众多连演三天。按惯例第一天演昆剧,第二(正日)、第三天为京剧。延请名班名角登台,戏目由丝业公所点定,皆是祥瑞之戏。“戏汛”(演戏期间),江浙交界百里范围近悦远来,盛况空前。小满戏成为具有行业特征的社会性民俗活动。
茅盾主编的《中国的一日》书中收录他所写的《盛泽的小满戏》一文:“据说丝行的祖先,蚕花娘子是其中之一,他们要纪念这蚕花娘子,并且希望蚕花娘子保佑四乡农民所养的蚕有丰满的收成,所以有这种迷信举动,但是他们一半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一半是想盛泽整个绸市的发展,因为蚕的收成一好,丝业和绸业在经营上比较顺利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