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补网的大嫂:……
就打听一下,买个三丈五尺的船,二手旧的多少银子?
啥成色?六七成新按新船五折价差不多二十五两?哦呵呵,好像确实没买亏。嗯?大嫂这就是你家原来的船啊?!这么巧的。
补网的大嫂听焦丙说要去乌程,让他在码头喊一下,有没有人要带货带人。码头经常有人有货要去杭城外地,带的到人或者货物就可以得些船费。焦丙思路打开,这不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嘛!可以赚钱的门路!
于是焦丙在码头大吼一声“带货带人”试了试,赶巧了真有人上来问。主仆两个要去杭城。可是他们看了看船,看了看四六不着的人员,摇着头不肯搭船。开玩笑!连船帆方向都不会调的水手,我们有几条命陪着玩耍?想带货的问他们要对契,焦丙不懂啊。带货的人摇着头也走了。你们到时候把货拉走,我找谁赔钱?谁知道你们守约还是瞎搞的。
赚点钱可真是一言难尽。
董明山、蔡小巳、裴勇三个少年跟着焦丙在江上大呼小叫学着操船练了一天。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船重新靠上的码头。这四人果真都是胆大包天的,江上水浅,只怕触礁、碰船和搁浅。要么真的有新手礼包,江上一天什么危险都没有遇到。第二天他们就急着出发去乌程了。带不到坐船的人和货,也没办法了。
焦丙打问好行船线路:沿着新安江到杭城,再向北走京杭大运河直到乌程。四个人轮换掌舵划船和升降拉帆。速度慢一些问题也不大。就这么办。
焦丙还是有些军事素养的。他在船上开始研究怎么把这次的水路行进标识到图上。这时才发现船上根本没有笔墨纸砚。算了吧,能在船上生火煮饭,已经是喜事。
焦丙去取渔网的时候,要不是补渔网的大嫂问了句:你们船上有没有炭炉、火折子、蜡烛……呵呵。锅碗瓢盆,船上生活样样都得有,还有被褥油布,铁钉水瓢。焦丙无奈的擦了把大冷天冒出来的热汗,厘捐只能靠撒网捕到的鱼获了!走一步算一步,这船肯定是退不掉的。花光的钱也回不来的。船到桥头那什么吧!
对困难估计不足的一行人驾船摇摇晃晃的顺江而去。补网的大嫂:可别碰到江心的石头,看仔细点!
焦丙:可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