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被遗忘的角落:太平天国往事 > 第36章 反复横跳(4/5)
就够了!里面的传一下!”回头说道:“不错这车盐正是去浔镇。不过你可不能搭这个车了。我家不比其他人家。我家的规矩,不做半路的买卖。”

    赵远龙看着门口人出来进去,他眨眨眼,悄声说:“掌柜的,冲着明年就晋升这好事的身上,行个方便?”他伸出一根小指,示意愿意出一钱银子。这个车马费不低了。

    管事的对赵远龙多了一分好感,还是拒绝了。他也悄声说:“不是我不愿与你方便。只是主家的规矩不能坏。既然你这么会来事,你去东边的柳树桥东头没人见的地方等着。”

    赵远龙知道柳树桥。他抱拳谢过管事的,脸上带着懊恼的神色往东边路上去了。门口护院的就有人问管事的:“这人怎么了?”

    管事的打个哈哈:“他想搭车顺路去浔镇。我家的规矩怎么能载闲客?所以没有应承。”

    汪家运货的漕船和车队天天在外面跑码头。江南水网虽然稠密,漕运毕竟没有车马快速。所以临时没有车就问车马行租车用。都是熟客,车马行乐得有这么个大主顾。不过让车马行承包汪家的盐运也是万不可能的。汪家如今主事的大老爷是真正精明强干的生意人,目下无尘。不但精明,规矩也严格。汪家的生意如今被归拢的井井有条,早已不是上一辈大老爷那样随性了。

    汪家的盐业生意很大。他们收入来源大部分已经重新转为了买卖盐票。划一下重点,重新转为买卖盐票。

    道光十二年颁行《盐法》,改革“纲盐制”为“票盐制”后新式的盐引被称为“盐票”,价格随行就市,打破盐业垄断专营。更厉害之处在于取消行盐地界即“引案”。盐票可以越界竞争,官督商售,不再强制规定盐商在哪个地方行销食盐。这样一来竞争充分之后,盐价就大幅度下降,大户盐商纷纷崩盘。

    按理说盐价下跌,盐业做了一次清场,大盐商没有能力哄抬盐价,欺行霸市了。今年(同治三年即1864年),两江总督曾国藩为战后户口萧条,百业凋敝关系,重新招徕盐商。规定投名领票,就一概准许贩运。各票商按一票捐银四百两,捐银的盐商称“旧商”,从此每年允许他们循环转运。新商不许加入。于是旧商有票又成为专营,摇身一变成为票贩子。无票的从业者们不能运盐,只好向旧商买票。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