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,让更多有经验的官员参与决策,避免权力过于集中。&34;
果然如赢驷所预料的那样,他们开始尝试削弱商鞅的权力基础。
商鞅不等嬴渠梁回应,主动道:&34;魏大人所言极是。臣也正有此意。权力过于集中确实不利于长远发展。臣已拟定权力下放方案,准备分权给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,共同推动变法深入。&34;
这一着先发制人,让魏姓上卿等人面面相觑,显然没料到商鞅会这么说。
嬴渠梁满意地点头:&34;商君深谋远虑,心系国家。这正合朕意。&34;
眼见计谋落空,周绍等人神色更加阴沉。这时,一位陌生使者突然从后殿走来,向嬴渠梁行礼。
&34;陛下,臣乃韩国使臣,有要事启奏。&34;
嬴渠梁疑惑地看了他一眼:&34;韩使有何事?&34;
韩使昂首道:&34;陛下可知,您的大良造商鞅,本是韩国通缉的重犯?&34;
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商鞅身上。商鞅却依然淡定自若,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幕。
韩使继续道:&34;商鞅本名公孙鞅,在韩国时因谋反被通缉,逃亡至秦。他来秦国不过是避难,哪有什么真心变法?他的真实目的是借变法之名,掌控秦国,最终谋朝篡位!&34;
这番话一出,大殿内议论纷纷。周绍和几位上卿交换了得意的眼神,显然这是他们预先策划好的。
嬴渠梁面色沉下来:&34;韩使有何证据?&34;
韩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:&34;这是韩王亲笔手谕,详述商鞅在韩国的罪行。请陛下过目。&34;
嬴渠梁示意侍卫接过竹简,递给身边的赢驷查看。赢驷快速浏览后,微微一笑,将竹简递给嬴渠梁。
嬴渠梁看完后,冷冷地问商鞅:&34;商君,对此你有何解释?&34;
商鞅从容不迫:&34;陛下,臣在韩国从未犯罪。所谓&39;谋反&39;,不过是因臣提出变法方案,触动了韩国保守派利益。韩王昏庸,听信谗言,欲加之罪。臣无奈之下,才来投奔明君。&34;
韩使厉声道:&34;满口胡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