议论纷纷。老匠人赵伯手捧着一块刚打好的精铁,长叹一声:“咱这手艺,可得给秦国争光。如今这局势,虽说庆典上咱大秦露了一手,可往后的仗,保不准哪天就打响了。咱得把兵器造得更精良,不能让将士们吃亏。”
旁边的年轻匠人小李点头附和:“赵伯说得对,我听说那魏国还惦记着咱的弩机图纸呢,咱可得小心。”
“哼,他们惦记也没用,咱秦国的机密,哪能那么容易被偷走。”另一位匠人老王拍了拍胸脯,一脸自信。
众人正说着,作坊管事匆匆走进来,神色凝重:“大伙都别闲聊了,上头有令,要咱加快进度,多造些兵器备用。看来,这太平日子还远着呢。”
匠人们闻言,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,齐声应道:“是,管事!”便又埋头苦干起来。
在秦国的后宫,王后也听闻了庆典上的诸多事宜。她坐在凤榻之上,神色忧虑,对着身旁的女官说道:“这几日,本宫听闻外朝不太平,各国使节小动作不断。咱们后宫虽说不能干政,可也得为大王分忧。你去吩咐下去,让宫女们都警醒些,莫要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。”
女官微微屈膝,恭敬地回道:“王后娘娘放心,奴婢这就去办。”
王后轻轻叹了口气,望向窗外:“希望秦国能早日度过这一劫,永享太平。”
秦国上下,从王宫到市井,从朝堂到作坊,都深知这盛世庆典背后,隐藏着诸多危机。但秦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让他们在困境中愈发团结,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。
可未来究竟如何?是秦国成功化解危机,继续称霸诸侯,还是被各方势力联合绞杀,陷入万劫不复之地?正如《周易·乾》所言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