们再仔细想想,一定能找到突破口的。”
就在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那天,顾家启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。在会上,他听到一位专家介绍了一种新的量子技术,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微观层面的精准操控。顾家启眼前一亮,他立刻意识到,这种技术或许可以应用到他们的研究中。
回到家后,顾家启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瑶。
“老婆,我觉得我们有办法了!”顾家启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刘瑶疑惑地看着他:“什么办法?快说说。”
顾家启详细地介绍了量子技术,并分析了它在意识转移研究中的可行性。刘瑶听后,也感到十分振奋。
“太好了!我们赶紧试试吧!”刘瑶迫不及待地说。
于是,他们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。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,他们终于成功地利用量子技术,实现了意识的稳定提取和储存。
然而,这只是第一步。接下来,他们还要将储存的意识植入机器人大脑,并让机器人具有和生前一样的意识。这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。
在实验过程中,他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。比如,机器人的硬件系统无法兼容意识的运行,导致机器人出现故障。还有,意识在植入后,会出现排斥反应,使得机器人的行为变得异常。
面对这些问题,顾家启和刘瑶没有退缩。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请教了许多专家,不断优化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。
有一次,刘瑶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,终于累倒了。顾家启发现后,心疼地把她送回了家。
“老婆,你别太拼命了。身体要紧。”顾家启温柔地说。
刘瑶虚弱地笑了笑:“我没事。我们的研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,我不能放弃。”
看着刘瑶坚定的眼神,顾家启知道,他无法劝阻她。于是,他决定和刘瑶一起,并肩作战。
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他们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。他们成功地将储存的意识植入了机器人大脑,并让机器人具有了和生前一样的意识。
当机器人第一次开口说话时,顾家启和刘瑶激动得热泪盈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