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
难道凤鸣山起火与此事有关?手中没有证据,他也没有表现出异常。
祖孙二人商议好太后去处后,夜朗庭以最快的速度给麒麟阁去了信,
调离十人暗中护佑太后前往皇城外的潭拓寺,
而太后的一个护卫也带着口谕快马加鞭回到皇城。
一切准备妥当,只等宣文帝宣布此事。
第三日早朝时,等众多官员上奏完毕后,宣文帝公布了一件让所有朝臣始料未及的事:
太后在凤鸣山清修,十日前秘宣叶无双前去陪伴,
在三天前夜里,寺庙竟然意外起火,是叶无双不顾危险冲入火海,将太后和钱姑姑救了出来。
为谢叶无双救命之恩,太后愿收叶无双为义孙女,计入皇家玉碟。
皇帝说完此事,诸多大臣始料未及,表情各异。
太子面露震惊,反应过来后急忙低下头,掩盖眼中浓郁的化不开的杀意。
宣文帝眯眼将台下人的反应尽收眼底,语气并无波澜,
“众爱卿以为如何?”
大臣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皆低头不做声。
只有安国公双手互握,悄悄揣摩着皇帝的意思。
他虽然对叶家有敌意,但也不会在此等小事上惹皇上和太后不高兴。
但他作为两朝老臣,又是皇帝身边进臣,自然比其他官员更懂得揣摩帝王心思。
若是宣文帝心意已定,直接下圣旨册封就行了,左右就是一个县主,又不是公主,犯不着问臣子的意思,
而皇帝问了,那便是不想完全照做,
而皇帝想做孝子,便需要大臣出面,给一个拒绝太后的理由。
他听出了皇帝的弦外音,但不清楚皇帝的心思,到底是对哪一点不满意。
是册封县主,还是入玉碟。
思来想去,他向前一步,躬身开口:
“微臣斗胆敢问陛下,册封郡主,封地您可有打算?”
宣文帝满意看了安国公一眼,点点头,眼中终于有了笑意,
他说出皇城外的一处富饶县城,“辉县富足,赐给那丫头便好。”
安国公心头一动,辉县很是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