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夫人一脸莫名,这话怎么就拐到这儿了?
你儿子比人家女儿大八岁是事实,至于这么跳脚吗?连正式提亲都算不上,人家爹娘不乐意,还能强按牛头硬喝水吗?
不过,毕竟收过礼,贾夫人很快敛下眸中情绪, 换上一个得体的笑容,温声劝道:“彭夫人,世子品貌俱佳。
只是缘份这事不好说,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在后面等着呢?”
见米氏神色缓和一些,又温言软语劝了一番,终于把人送出了门,当天就吩咐下去,以后锦乡伯府的帖子不要轻易接……
不过,米氏却并没死心,竟直接派人往国公府递帖子,无一例外被退了回来,气得米氏和女儿直抱怨秦家大房夫妻有眼无珠。
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,只是贾夫人怕被国公府埋怨,私下里留意了一下。
又过了几日,贾夫人在大兴善寺上香,遇上了张夫人。
两人年少相识,乍然遇上,欣喜之余就去茶楼定了雅间叙旧,聊着聊着贾夫人就把米氏和她的纠葛当成笑话说给张夫人听。
“这锦乡伯夫人果然小门小户出身,上不得台面。
我好心好意劝她,她倒怨上我了。我夫君好歹也是三品大员,她莫不是真以为我们家缺她送的那点三瓜两枣?
本来相看亲事,人家父母不愿意不是很正常吗?她还当着我的面编排上了,一副她能看上人家女儿,是抬举人家的架势。
当谁不知道她想攀上申国公府这门姻亲,为她儿子铺路,搁我面前摆什么谱?真是笑死人了。”
张夫人闻言,眸色暗了暗,苦笑道:“唉,都是为了孩子好。不过她这人属实有些拎不清,你往后不要搭理她就是了。”
贾夫人闻弦歌而知雅意,也知道张家最近也在四处打点,忙宽慰道:“你也莫要太过烦心。再怎么说靖北王府那两孩子还得叫你一声舅母。
真遇上难处,他们不至于撒手不管的。”
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张夫人眼前豁然开朗。
对啊,那彭家泥腿子出身,都敢打着跟国公府攀亲的主意。他们张家可是靖北王府的姻亲,凭什么放着这层关系不用?
就算珍儿犯点小错,惹怒小姑子,总归还是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