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有多样,知青也是。
这批来的二十个知青,有几个话多的。
培训的时候就经常抱怨。
那些动员过来当老师的庄稼汉,听到也不好说什么。
但转头,就和相熟的邻里说了,随后八卦就这么诞生了。
秋收的时候,大家伙儿虽然都各忙的。
但那些和新来的知青在一个组里干活的,眼睛都时不时的往那些知青看去。
那些知青感觉到这些村民奇怪的视线,看回去时,人家就秒收回视线。
搞得那些自觉良好的知青,心里一阵窝火。
再加上农忙忙得不可开交,他们这些学了几天就赶鸭子上架的知青们是有苦难言。
手脚起水泡又如何,破皮了又如何,去卫生室拿了药抹了,还得继续干活儿。
没人会来安慰你一句。
这些知青只能含泪忍着。
秋收一过,这些知青们才休息了几天。
一个个都浑身疼得厉害,躺床上就不想起来。
去年来的十个知青,经过春季农忙,秋收的时候情况要比新来的这些好许多。
秋收完,就是捡山货,这些知青都不情不愿的跟着上山去。
胡林等到没人上山去捡山货了,这才又去把陷阱布好。
每年十一月,都是做买卖的最后一个月,也是存野味过冬之际。
这段时间,李爱花大多都在处理野味,胡孝义就砍柴,给厨房、厕所屋顶换稻草。
年底结算完后,就都闲了下来。
胡林还在琢磨着是这几天去找胡家人说分家的事儿,还是明年开春去。
分家,胡春生是个雷。
他既不分家,也不离婚,简直麻烦死了。
还不好牛不喝水强摁头。
上次胡家人都那么逼迫他,他也没动过念头,而是委曲求全。
虽然她现在管家,但涉及到这种事,就是在踩胡孝义最后的底线上蹦迪。
惹毛了也不知道要搞出什么乱子来。
看那曹招娣跟他提了那么多次,他也还是坚持不离婚。
其实最好的是胡家提出来,这样胡孝义就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