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长安一看到就喜欢得不得了,要不是答应给儿子的,他都想自己留下了。刘红兵瞧出姐夫喜欢,就说回头再弄一支好的送他,殷长安连忙拒绝,说这东西太贵重了,自己就是记个账,用普通的就行,可别浪费钱。刘红兵当时没吭声,后来还真给他弄来了一支,虽说比不上给殷振军的这支,但也相当不错。大概男孩子对钢笔都有一种特殊的喜爱,殷长安一眼就相中了,殷振军更是喜欢得不行,拿到钢笔后,啥事儿都顾不上了。要不是他个头实在太大,估计都要趴在妈妈怀里撒娇了。他把手套都脱了,一路上就捏着钢笔,不停地转来转去,冰凉的笔身都被他暖得热乎乎的。
一行人迎着刺骨的寒风,在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,朝着家的方向走去。殷锦年和殷老太在家也是坐立不安,时不时就跑到门口,往远处张望,一次又一次,无数次。终于,在黑黢黢的旷野里,透过来一点光亮。这个时间,除了在外回家的人,也没人会在外面逗留,肯定就是殷长安他们了!殷老太急忙喊殷锦年出来,帮忙把锅里的柴重新烧起来。早上现杀的老母鸡,已经熬了一整天,汤都变得浓稠了。因为不确定啥时候能回来,一直用小木块温着。这回看着人要回来了,殷锦年拿了软柴火添进去,火光一下子照亮了灶屋。殷老太又拿了馍篦子放进鸡汤锅里,摆了整整一篦子白面馍馍,就怕待会不够吃。放好东西,殷老太就走过来自己看火,让等得急不可耐的殷锦年去门口看看。殷锦年一听,高兴得不得了,她跑到大门口,和小堂弟李军一起靠在门口的墙根底下,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已经没了亮光的原野。
两个人都没说话,殷锦年是因为激动,而李军则是又激动又失落,因为今年过年他的父母不回来了。殷长平和李桃花去了新疆。殷老头的亲兄弟里,有个五哥,早在五几年新疆援建的时候就去了那儿,一去就再也没回过老家。他在新疆娶了当地媳妇,安了家立了户,日子过得还不错。老家特别艰难的那几年,他又是寄钱又是寄东西,帮了家里不少忙。后来,知道殷老头的事儿,他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弟弟很是怜惜,多次联系殷老头一家,寄东西也都有他们一份。听说家里孩子想出外闯荡,换条出路,就赶忙打电话让他们过去,说新疆挺好的,冬天虽然冷,但屋里暖和,活儿多,忙完就能休息,而且当地人包容性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