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,笑着对闺女说:“不用晚晚拿东西,你弟不让带,说那边啥都有,带了也没地儿放。让俺晚晚给我壮壮胆就行。”
刘红芳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小,一个是自己的母亲,一个是自己的女儿,谁都说服不了谁,索性不再阻拦。
但她突然又想到什么,问道:“娘,你带晚晚去,俺大嫂能没意见?”
刘姥娘也想到了自家大儿媳妇,平时对他们不上心,可一有好处,绝对不能落下她,不然准得闹得鸡飞狗跳。
刘姥娘叹了口气:“她要是问起来,大不了我把诗雨也带上。那小妮子命苦,摊上那样的妈。”
“自己家孩子都吃不饱,却一门心思给她哥养孩子,自己闺女发高烧都不管,却伺候人家闺女,结果把好好的闺女害的腿短了一截,以后可怎么办哟。”
刘红芳听了,也不禁唏嘘。
娘家大嫂确实糊涂,自家日子都顾不好,却一门心思偏向娘家哥哥,连孩子的事儿都先紧着娘家侄女。
刘红芳看不下去,把侄女接来住了几天,大嫂居然想把闺女放在自己家养,吓得刘红芳赶紧把孩子送了回去。
不是不心疼孩子,实在是不想和大嫂纠缠不清。
刘姥娘想照顾孙女也没办法,要照顾就得把大嫂娘家侄女也一起养,这谁乐意呢?只能偶尔偷偷给点吃的,就这么着,孩子也慢慢长大了。
这次去北京,刘姥娘带自己孙女天经地义,总不能逼她还得带上亲戚家孩子吧。
而且城里干啥都要钱,车票又贵,大嫂再脸皮厚,应该也不好意思再提别的要求。
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,刘姥娘匆匆忙忙回去收拾行李,儿子说不让带东西,可她总觉得空着手去不合适,还是得带点家乡特产。
她磨磨蹭蹭收拾了一遍又一遍,等到真正出发那天,还是收拾出好几个大包裹。
果不其然,刘家大嫂头天晚上就来试探了,刘姥娘提出带诗雨去北京时,刘家大嫂虽有不满,却也闭上了嘴。
就这样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刘姥爷老两口带着两个半大的小女孩,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。
刘红兵托人买了软卧包厢的车票,还安排人从老家直接把他们送到火车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