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黑,殷锦年惦记回去看妈妈换了几个西瓜,又已经喝饱了绿豆汤,就拒绝了奶奶让她在这吃饭的话,趁着天还亮,一个人溜溜哒哒就回去了。
还没进门,就听到殷振军叽叽喳喳的说话声,屋里影影绰绰的站了好几个人,定睛一看,是小舅,她欢呼一声奔了过去。
殷锦年的小舅舅刘红兵,那也是出了名的传奇人物,他比大姐刘红芳小了八岁,说是刘红芳一把带大的一点都不夸张。
从生下来就长到了刘红芳身上,天天干啥都在背上绑着,一直到上小学,刘红芳还得背着送来送去,送到他自己不好意思强制要求不叫送了。
刘家除了刘红芳都上过学,刘姥爷是抗战老兵,家里还是有余粮的。
刘大哥当年高考,被人顶了名额,一时想不开,脑子受了刺激,变得疯疯癫癫,送去精神病院治疗了一段时间,算是恢复正常了,却不能再提读书的事情。
家里帮忙成了家,人变得沉默寡言,怯怯懦懦,娶的媳妇本身也是厉害的,一切以娘家为重,连带着一大家子和刘姥爷都不亲近,基本不来往。
剩下的几个妹妹没有一个上成的,识得几个字都不愿意学了,只有刘小弟刘红兵,靠着乡村小学校的几本课本,愣是一路考到了北京。
虽然不是顶好的学校,但在当时,也是轰动了整个县,领导都来了好几个,乡里还给发了奖金,刘姥爷也是在吃喝都困难的情况下,足足摆了两天的席。
后来的事,并没有按照事情正常发展的情况走下去,刘红兵没有上完大学,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,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,理解不了也说不清楚,刘红兵也没有说过。
但是他并没有回来,他没有毕业在北京却有了工作,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,跟家里人讲他们也听不懂,只知道他在北京过得真不错,虽没有大把大把给钱,确是不断给家里改善生活。
家里兄弟姐妹多,但是他对大姐刘红芳还是不一样的,毕竟是一手带大的,感情不是别人能比的。
刘红芳结婚的时候,他甚至拉着不让出门,大小伙子第一次哭的天昏地暗,几个人才把他拉下去。
在北京挣钱以后,他也偷偷给大姐家寄过东西,不能光明正大的给,怕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