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面不太显眼,大家凑上去,识字的看着念出声来: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”
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
“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”
“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
……
殷长安的字那是没得说,不管用什么笔写,都跟字帖似的。
村里过年贴的红对联,能自己写的都出自他的手,大队部的大小会议、记账差事,他虽然没了公职,却每次都会被请去帮忙。
在这个人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的年代,尤其是偏远乡村,会写字的人就很少,能写得这么好的更是找不出第二个。
成年后的殷秋晚一直遗憾自己字写得不好,她的字中规中矩、方方正正,一笔一划,没有任何笔锋,不难看,但也只能说整齐。
每次看到殷长安看过的书、写过的东西,对着那些字她都羡慕不已。
可她怎么也写不出那样的字,殷振军也不行,两人都被殷长安手把手教过,练了好久就是做不到。
大家一边夸赞墙上的字,一边问殷秋晚:“晚晚,你咋认识这么多字,是你哥教你的?”
殷秋晚摇摇头,她站起来走到墙边,指着其中几个字说:“我不认识,我就知道这几个是啥。”
她指的是殷振军在学校学过的字,殷秋晚看他回来做作业时见过,自己默默跟着读过很多次。
殷振军问她:“那你咋会读啊?”
殷秋晚困惑地看看殷长安:“咱爸读的呀。”
殷长安感叹着说:“我就是写的时候念了一遍。”
他抱起殷秋晚,摸摸她日渐圆润的脸,自豪地说:“我闺女就是聪明,以后上学肯定能得大奖状。”
殷秋晚见爸爸笑,她也跟着笑,一听到上学两个字就特别开心,她问爸爸:“我明天能去上学不?”
殷长安笑得更开怀了,闺女一门心思要上学,和一写作业就愁眉苦脸的殷振军比起来,他心里别提多舒坦了,还是闺女贴心。
他决定过年后去打听打听,不能总让闺女惦记着这事。
他对闺女点点头,哄着说:“现在去不了啦,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