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炼器法门》看到《传道集》。
再从《悟真集》看到《太上感应篇》。
还有《集神七笺》、《灵宝图鉴》、《明源战咒经》、《云洞神符集》等等杂学却实用类的书籍。
在看到《入药原旨》时,还专门跑到小世界的药田里,一点一点地对照着学习记录,又一点点按照书中所写的那样去尝试,真可以称得上是严谨又细致了。
于青禾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,恨不得把所有能看到、能找到的书籍都仔细研究个遍。
看书的中途,还不忘抽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小境界。
………
甚至于藏书看到一半的时候,于青禾就再次突破到了练气期大圆满,修行的速度仿佛是安上了火箭,稍微给点火就能窜上天,与太阳肩并肩。
没办法,于青禾也没想过自己会突然晋升的如此快,如此顺利。
细想想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藏书的缘故。
任她是谁,身处小世界的聚灵阵法当中,又无时无刻地仔细研读和感悟这些修仙的理论与心得,都很难做到心如止水,那必定是时时心怀感悟,这修行的速度,自然就是一日千里了。
是的,她看过《阵法拟云集》之后,已经知道当时于婴设下的阵法是什么了。
就是一个据书中描述随处可见、烂大街的,最普通的阵法,聚灵法阵。
只是于婴用的起阵和压阵的东西是市面上难得一见天材地宝罢了。
聚灵法阵的强弱,主要看的就是阵眼中的材料了。
至于为什么时隔多年以后,法阵还依然运转的如此丝滑。
于青禾估计,应该是于婴将灵修阵融入了进去的缘故。
灵修阵可保阵法运转,只要有灵力的注入,就可以一直为阵法的运转保驾护航。
也不知道这于婴老祖,到底是真聪明,还是真抠门儿。
要不就是真的懒。
懒得去布更高级更复杂的大阵。
直接随手融了最简单,结阵最快的两个小阵法出来。
于婴是真没把这方小世界当回事啊。
于青禾哭笑不得地想。
不过倒是由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