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,此刻正兵出汉中,剑指四川,计划去收拾张献忠的大西朝。
可谁料中路军的英亲王阿济格却遭遇了惨败。
他先是在兵败武昌,紧接着在洛阳又一次惨败,落个身负重伤,狼狈孤身逃离。
阿济格的失利,让清军中路出现了巨大的缺口,对夏军的制约荡然无存。
多铎深知,这意味着夏军很可能会调集兵力,从中部调兵来东部对付自己。
多铎心里明白,自己绝不能撤离南京。
一旦东路军撤离,或者自己身死于此,清廷精心谋划的东路战略就将彻底泡汤。
整个清军南下统一中原的步伐也会被强行停住,届时,就算西路的豪格军也不得不撤回陕西,甚至更北的地方。
到时清军想要再次大举南下,实现统一全国,那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。
而且,以夏军迅猛的发展势头,到时候清军能不能守住现有的北方领土,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他知道自家哥哥多尔衮在中路另有针对夏军的计划。
因此东、中、西三路协同作战,至关重要,绝不能在京城布局中路的关键时刻,折损了自己这东路。
再者,就算他想跑,又能跑到哪里去呢?南北通道早已被夏军切断,如今夏军大军压境,他若匆忙撤离,只能往南逃窜。
可一路上没有补给,前有敌军阻击,后有追兵紧紧咬着不放,在这种绝境下,他能有什么活路?
一旦他撤离,天下局势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大清所有的计划都会化为泡影。
到那时,哥哥多尔衮还能稳稳地掌控朝堂吗?
大清朝堂必将陷入内乱,夏军要是趁机而入,一切就都完了。
所以,不是他多铎非要死磕到底,坚守南京城,实在是眼前这严峻的形势,逼得他别无选择。
他安排三万铁骑驻扎在淳化镇,就是为了和城内守军相互策应,互为应援。
在他看来,单纯依靠城池被动防御,实在是太保守。
自家大军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骑兵的机动性,八旗铁骑在战场上纵横驰骋,令人敌人闻风丧胆。
相比之下,夏军就缺乏这样的骑兵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