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的内心,让他心中豁然开朗。
周云盯着李岩的眼睛,那目光中,既有敬佩,又有赞叹。
他在心中暗自感慨:“姜,果然还是老的辣啊!”
李岩似乎并未察觉到周云的心思,他继续说道:“这些策略的实施,关键在于选人用人。用好了人,就能轻松达成目的。文臣之中,制衡之术比武将更为重要,更需小心防范。”
周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,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。
他抬起头,目光望向远方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蓝图。
“大哥,你认为我们这王府,设在哪里更为合适呢?”周云突然问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。
李岩陷入了沉思,他的眉头微微皱起,仿佛在权衡着各种利弊。
良久,他缓缓说道:“要说这王府行在,既十分重要,却又并非至关重要。
重要之处在于,它能稳定工商农业之事,形成一个稳固的根基;不重要之处在于,如今战争不断,固定的王府行在,对于战事的帮助并非十分显着。”
“大哥,你这说了,怎么感觉跟没说一样呢?”周云忍不住揶揄道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。
李岩轻笑一声,说道:“这本来就该是你拿主意的事情,你却来问我,莫不是懒得思考?”
周云无奈地叹了口气,说道:“我设想将王府行在设在汝宁府的汝阳城。
北方战事将是未来的重点,王府离得太近,容易让军民人心浮动,不利于后方的稳定发展;
太远了,又不利于军队的调动和补给,而且与泽潞沁的山西之地也不能离得太远。
所以,暂时只能选择在汝宁府了。另外,汝宁府的各项工商农事基础不错,人口也不少,故就暂定汝阳城了。”
李岩听后,眼中露出一丝喜色,不置可否地点头同意。
在周云与李岩关门商议之后,仿佛打开了一扇沟通的大门。
此后,每天都有不少文臣武将,被周云叫到殿内,进行秘密谈话。
时光匆匆,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,便来到了弘光二年的一月下旬。
新春刚过,可天气依旧寒冷异常,凛冽的寒风,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,割在人们的脸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