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。
见此情形,周云心中满是欢喜,暗自感叹:这般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景象,方是文明之所在。
周云行至衙门前,泽州知州李真、泽州守备团团长徐同道率衙门内一众官吏早已在门口整齐列队,恭迎周云归来。
周云面带微笑,与众人一一见礼后,携手步入州衙大堂,众人依序入座。
待众人坐定,周云率先开口,微笑着对李真说道:
“我方才自城门一路行至衙前,虽雪花纷飞,但见城内街道两侧人流如潮,一片繁荣昌盛之景。李知州治理有方,着实辛苦了。”
李真赶忙起身,恭敬地行礼致谢:
“旅帅过誉了,泽州之繁荣兴盛,绝非下官一人之功,实乃仰仗旅帅与前任刘知州奠定的坚实根基,以及泽州上下各级官吏用心守护、悉心经营所致,下官不过是有幸承接这一成果罢了。”
周云哈哈大笑,摆手说道:
“李知州莫要过谦,虽说如此,但你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一切继承延续,并加以推动发展,亦是大功一件。”
“多谢旅帅夸赞。”李真再次深施一礼,以示感激。
周云又与其他几位官员交谈片刻,而后将话题引入正题,神色认真地说道:
“诸位不妨谈谈各自的工作进展与情况吧。”
短暂的沉默之后,李真率先开口禀报道:
“启禀旅帅,泽州原在册民户共计
户,新纳入流民户籍 4513 户,新近流入的民商户为 598 户,总计
户,人口数量约有十万之众。”
周云微微点头,心中暗自赞赏李真的理政之才,深知人口统计工作繁杂琐碎,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李真却能将此项工作处理得如此妥当,实属不易。
李真接着说道:
“泽州现今拥有铁矿四座、煤矿两座、含铜矿、铅矿、硫铁矿、硫磺矿各一座,加工冶炼工坊计有大阳镇制针工坊五个、泽州铁货铸造工坊六个,其他各类手工作坊共计五十一个。”
周云听闻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众多的加工作坊,心中暗自思量:拥有这般雄厚的资源,只要经营得当,何愁不能兴盛发达?同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