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的程铁牛已然率领一营顺利退往了南门关内。
当他抵达关内之时,未曾料到周云与孙明远皆在此处。
程铁牛赶忙将自己在北门关的经历详细地向他们二人讲述了一遍。
周云听闻之后,面带赞许之色说道:“程营长此次的处理方式极为妥当。首先要有坚决的抵抗,如此方能挫败敌军的锐气,而之后的撤退时机亦把握得恰到好处,既不盲目地与敌军拼命,又能让他们吃尽苦头,这般做法,甚好。”
他说这番话时,眼神却是朝着南门关守将贺长风而去。贺长风又怎会听不出周云这是在提点自己呢?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,满是感动。
孙明远此时接过话茬说道:“敌军很快便会杀到,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。我料想经过北门关的阻击,清军的火炮必然也会随之而来。我们在南门关,重点要打击的便是他们的火炮队。诸位,做好迎战的准备吧!”
周云亦点头表示赞同,而后起身与孙明远一同走出南门关,返回昂车关上。
清军在北门关休整了一夜之后,于次日凌晨朝着南门关浩浩荡荡地进发。
这一段路程,相较于北门关前而言,可要难走得多。一路上,清军的骑步军不得不放慢脚步,协助推拉那些沉重的装备。
此次清军带来的二十余门红衣大炮,为了便于在战场上使用,他们对旧炮车进行了一番改进。
旧炮车在设计之初,较少考虑到不同地形的通行能力,其牵引方式也较为原始,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战场上的快速转移与灵活部署。
而经过改进之后的新炮车则能够根据实际的作战需求以及地形条件,自由地调整轮距和车轮尺寸。
并且还配备了专门的牵引装置,比如马匹或其他畜力牵引设备,如此一来,其机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。
尽管清军使用的是新式炮车,相较于旧炮车而言确实省力不少。
然而,火炮队的这二十余门火炮依旧是费尽周折才艰难地抵达南门关下。
南门关前,哈托顶与张存仁等将领威风凛凛地站在关前,目光紧紧地盯着关城上守卫森严的城防。
哈托顶转头问道:“你们觉得要夺下这南门关需要耗费多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