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胎可以改善体质,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好处。
尤其是女性以及慢性病患者,滋补和药用价值极高。
后世有不少人会说,有些地方巡山打猎的猎人会避开揣崽子和带崽子的野牲口。
确实有这种现象,不过不多,更不会形成后世以讹传讹的某些规矩,多是极个别人自己的想法。
拥护啥呀?
还是那句话,就眼巴前儿大兴安岭这老林子里的情况,打着了猎物把肠子内脏啥的挂树上敬山神爷,就算是最大的规矩了。
至于所谓的怜悯和可持续发展,或者某些以讹传讹牵扯到个人念想的规矩,那是吃饱穿暖之后才有资格讲究的。
就张红旗了解的情况而言,这年头巡山打猎钻老林子的猎人,没那么多条条框框。
保护啥的更是说不上,大家伙现在的观点是,多打一头野牲口,就能减少一点人民群众被祸害的几率。
就拿后世经常有人挂在嘴边的‘不能打揣崽子的野牲口’这条规矩来说,压根就讲不通。
梅花鹿大多是在九、十月份发情,成功怀孕之后雄鹿会离开鹿群,接着就是进入冬季,等到天暖和积雪融化食物丰富之后,母鹿才会产下幼崽。
这是生物自然演化形成的动物习性,所求的也很简单,让幼崽出生在不缺乏食物的时间段,有利于幼崽的成活和种群数量的增加,从而确保种群的延续。
这么一来整个冬天,母鹿都处在揣着崽子的状态。
而恰巧,气温极低积雪很厚的隆冬时节,对于大兴安岭这些山脉而言,是最佳的狩猎季节。
如果都讲那些以讹传讹的规矩,那猎人们还怎么生活?
有类似习惯的还有野猪,公野猪会在冬天争夺交配权,母野猪同样也会在开春之后产仔。
如果讲究那些以讹传讹的规矩,冬天不能打揣了崽子的母野猪,春天不能打带崽子的野猪群,那么不用等到夏天和秋天了,开春种到地里的种子,就会被肆无忌惮的野猪群从泥土里拱出来全部吃掉。
讲究这些规矩的人,一定没挨过饿。
张红旗哥俩这一通打,收获可真不老少。
四只梅花鹿六头狼,清理干净之后需要带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