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那边不少农民偷偷卖家里的粮食,或者旁的东西,干山货啥的。
毕竟供销社里不收粮食只收钱和票,刚好,知青们手里有钱有票。
一冬天还长着呢,大大小小一家五口人呢,总不能弟弟妹妹跟着自己,还挨饿吧?
吃饱喝足,轮流守夜。
进山的头一晚上,相对安全,毕竟不够深入老林子,野牲口们不咋忘这边跑。
可事无绝对,要是野牲口一直待在山林里不出来,每年哪会发生那老多野牲口祸害人的事?
还有庄稼,别说东北地广人稀啥的,种的地再多,也经不起下了山的野牲口祸祸啊!
所以这时候才不会有什么动物保护的说法,还是那句话,真保护,先保护人!
到了第二天,爷仨上午赶路的时候,天还好好的,可没到晌午呢,天上就开始飘雪花了。
“这特么的,没风干下雪,怕是要下大啊!”
这年代东北这嘎达有没有天气预报张红旗不知道,但他知道,整个靠山屯只有大队部有一台收音机!
即便有天气预报,也没途径听。
1977年的东北乡下,物资尤其是工业品物资十分的匮乏。
后世小品里说的,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,观众们哈哈大笑。
可放在靠山屯这样的地方,有手电筒那就算是富裕点的家庭了!
赵三喜上回就从供销社买了个电棒(老式手电筒),特意进山的时候带上应急,别看连着赚钱,那电池用的时候,他也心疼。
赵三喜还真说中了,随着雪花开始飘,忽忽悠悠就下大了。
“走走走,不敢再赶路了,赶紧找个树稀的林子呆着!”
真正的鹅毛大雪啊,就这么静静的从天上飘下来,老林子里遇到这情况,谁都肝颤!
赵三喜领着俩小的,就近找了个合适猫起来的林子,爷仨带着虎头直接钻了进去。
啥也不说,先找个稳当点的地方挖雪窝子!
仨人刚安置好,齐刷刷瞅着飘个不停的大片雪花发呆呢,就听见林子里有动静!
赵三喜表情一变,赶紧把虎头给揽到怀里,一把捂住狗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