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不相信。
毕竟眼见为实。
他们眼瞅着十几里外,清军一个炮弹打过来,奉命探查消息的倭子国小船就被炸的七零八落。
而且人家清廷也说了,只杀首恶,不累平民。
且还会废除什么肉类禁止令、生类怜悯令,让平民百姓也能吃肉。再不会因为伤条狗、打只鸟、捕个鱼就把人抓进大牢里。
这最后一条,就很难让普通的倭子国人不动心。
毕竟自打江户幕府这位德川纲吉将军失去了独生子,疯狂求子,不惜颁布生类怜悯令开始。
渔民不敢捕鱼,猎户不敢打猎。
店铺不敢售卖,平民不敢吃用。本来就难见荤腥的日子啊,就更加寡淡如水了。
许多以打猎捕鱼为生的人更是直接断了生计。
一时之间,牢里罪犯满满,街上饥民无数。
如此背景之下,三阿哥对症下药,效果可不就格外显著了吗?
现在倭子国兵丁畏惧大清的后装线膛炮威力,饥民倒是没直接投降,甚至争当带路党。
但不妨碍他们抓着两国交战的关键时候,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呀!
抗议的,游行的。
还有一些被三阿哥派过去,专门挑拨对幕府将军不满的。
真·里挑外撅。
把原本就因为生类怜悯令而怨声载道的倭子国搅和成了一锅粥。
连十四阿哥看了,都不得不给自家三哥竖根大拇指:“不怪人家都说读书人心思脏,咳咳,是心思灵巧,算无遗策。三哥真乃读书人中的读书人,是这个!”
三阿哥很读书人、很优雅地回了他一个滚字。
十四刚说了句才不滚,还得共商良策呢。就有兵丁来报,说是。皇上有信到了。
这可是大事。
不止他们哥俩,托合齐也赶紧出来接旨。
瞬间,刚还与三阿哥笑闹的十四阿哥立即严肃起来:“既然是给本将军的信,本将军自行领受就是,托合齐将军跟三皇子退下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