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梓!
曾发明子母开花炮,为朝廷平三藩立下不朽功勋。复制蟠肠鸟铳,打脸洋人使者。却被他明知其冤,却顾虑其确实写过表达他对平三藩事不满诗词,且唯恐火器发展太过会对朝廷稳定造成威胁等故。顺水推舟,发配关外的戴梓岂不更……
暴殄天物几个字康熙都有些说倦了。
几度沉吟,他到底还是忍不住跟四阿哥吩咐:“朕若记得不错,戴梓去年就已经遇赦,却不知如今人在何方?你找个机会上折子,给他平反,使其往兵部继续火器研究吧。”
还防什么呢?
乖孙女心声所透露的历史上都说得明明白白,闭关锁国等策虽能防得住汉人,却也让大清落后于世界洪流之外。
三百来年基业,被……
康熙叹,既如此,那就致力于发展吧。
总不能都明牌了,还眼睁睁看着大清再跳入同一个火坑。
四阿哥诧异,有自家闺女这个小白泽在,他倒是毫不意外皇阿玛会做出如此决定。
可这个人选为何是他?怎么会是他呢?
不是他妄自菲薄。
而是以往有类似施恩于人的好事,基本都是太子来做。
当然疑惑归疑惑。
应承时他是不会有半点迟疑的:“皇阿玛放心,儿子肯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帖帖,让戴梓心中再无芥蒂。欢欢喜喜回朝,继续为大清效力。”
平冤狱而已,他擅长得很。
保证做的干净利落。
嗯。
康熙点头:“你办事,朕素来是放心的。只是此事紧要,需从速而行。”
早一天办好,他也好少听乖孙女骂两声麻子啊!
明白他这潜台词的四阿哥艰难忍笑:“嗻,皇阿玛少待,儿子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您满意。”
这话四阿哥说得漂亮,事儿干得更漂亮。
御舟刚到戴梓老家杭州,就有其族亲拦驾告御状。请皇上重审当年之案,莫使功臣含冤莫白。
那阵仗,都把乌那希给看呆了:[那什么,原本的历史上,从山东后,各地纷纷抄作业。动辄几万,十几万军民百姓夹道欢迎,顶礼膜拜的,充满了作秀气息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