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始打价格战,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,所以才有底气吗?
不过再怎么打价格战,还是不如自己家有地有菜的来的实惠。
“玲儿,咱不跟他一样吗?”
“咱不降。
二嫂你记住,降价这个措施实际上来说不是个好的选择。
咱们的菜品质好又新鲜,我凭什么降价去卖呢?
虽然咱也不差这几毛几分的。
但是你长时间的降价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菜不值钱。”
现在市场上的菜只有天天往上涨价的,哪有往下降价的呢?
“那他这样卖的话,那不把人都吸引那边儿去了吗?”
于玲不担心。
“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,他不会长时间的降价,你看这两天儿菜价是不是又上来了?”
二嫂点点头,确实是,这两天儿上咱家买菜的人多了起来,他们也话里话外的说原来那个价儿3毛五毛一斤,这两天儿都一块多了。
有的那个新鲜菜,卖的就特别的贵。
于玲心说他卖的不贵,根本就挣不回本钱来。
“你说这样两家对着开,会不会把咱家的给顶了呀?”
于玲摇摇头,“顶了倒不至于,不过咱们也得合计一下咱家这个店往后的走向了。”
二嫂想了想,都是卖菜的,有啥走向呢?
不还是卖菜吗?
“不一样的。”
于玲不想解释那么些。
“二嫂,这两天儿我让你统计的数据你统计出来了吗?”
她做了个表格让二嫂每天记录。
“还在统计呢,不过这两天儿数看着可是比之前多了。”
多了就好,多了说明客流量又回来了。
“但是我看着,没有早前的那个人流量大。”
她想了想,这周边的小区其实已经算是饱和了。
也没有什么新建的小区,所以客流量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增加,如果想增加这个收益额的话,光单纯的卖菜可能不太行。
其实于玲之前做过卖鸡蛋以及其他东西,底子打的很好。
很多人还是愿意上这来买菜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