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本儿上用红蓝头的铅笔,在上面画格子。
红色的笔头描格子。
她想了想,打头儿的第一个格儿写上日期。
日期下面竖列的第一行写上菜名儿,挨个儿的不同菜名儿往下列,分别写上黄瓜,洋柿子,扁豆,茄子等等一类的。
然后日期横一栏儿最开始这一栏儿写上价格,前一天的价格,比前一天价格的涨幅,出货数量,剩余的数量等等。
总之这个表,于玲画完后又细细琢磨了一下。
这个比着芳芳的那个表格,更细化一些。
然后她把石头原来的那个记录的数据拿出来,挨着往上填。
把前几天的这个表格都弄进去,做完之后,她还在后面画了一个整月价格变化折线图。
做好坐标轴,横轴标日期,一号到三十号,纵轴做单价,然后她又把这些日子的单价描点,最后直线连接,一张直观的价格变化图就出来了。
自己端详一下,就把这几张表拿给石头看一看。
“来来,你看看这样呢?”
石头看着这个表,感觉于玲做的这个表格上更细一些,也更有用一些。
从这个表上看,每一张都能看到前面的前一天的价格和今天价格的对比上涨了多少,今天走货量,昨天走货量还有加增加的数量,最后一栏写了一个价格的汇总。
这真的挺好,这样一看的话,昨天和今天涨了多少,今天比昨天多卖了多了少了的,少挣多少,多挣多少都有。
挣了亏了的,一目了然。
“石头,看看这个。”
“确实是不错,这样的数据对比太明显了。”
于玲高兴了,“是不是?我也觉得我这个表做的细致了一点。
不过这么一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,你看这柿子,其实每天需求量都差不多,它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的,有几分浮动,大概也就是1分2分的价格。
然后这个黄瓜跟柿子实际上是差不多的。”
其实想想也对,大夏天的这个洋柿子和黄瓜需求的还是比较多的。
这东西既能当菜,又能当水果,价格又便宜。
十家当中有九家是吃这个东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