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闺女要进城上学的啊,上学得有户口啊!”
几个人一想,确实是。
苗苗进城上幼儿园这事儿,他们都知道,石头打听的信息几个人也都听了。
“这幼儿园都得看户口,那小学啥的都得看吧?”
大晓想了想,“嫂子,我听说没有户口,不是还有个叫啥借读费的吗?交上借读费就行呗?”
“借读费都是小事儿,咱们交借读费是交借读费,关键是苗苗以后上学,她有个学籍,就跟户口一样,这个学籍就是苗苗的上学户口,她学籍到时候咋整?
那就只能在村里头,以后升学考试啥的,哎呀,反正是麻烦着呢!”
石头觉得媳妇有点杞人忧天了,这才多大?就考虑上学学籍的事儿了。
不过她的意思他懂了,“你是想给她买个房子,然后给户口迁过去?”
于玲还没想好。
“说实话,我都没想好,也还没搞懂这方面的政策。
我就是想着,万一这房子户口的限制苗苗上学,到时候在弄怕耽误事儿。”
万一考不了市里的小学,那怎么弄?回镇上?
还是继续上私立小学?
这会儿有私立的小学吗?
“嫂子的想法,可能是买一个备着,万一用户口,直接迁过去?”
石头想了想,“这事儿你等我去打听打听,反正闺女才上小班,要上一年级还早呢,不急。”
是,是不急,离着房价飞速上涨还早呢。
既然他说他去研究,那于玲就不操心了。
“哎,你们听说了没有?”
“啥?”
“就是咱村后街那个谁家,他两口子在那卖保险。”
“昂,这事儿我知道。那不是上什么人寿还是平安的么。
他们都说那是熊人的,没几个人听她叨叨。”
老太太知道这事儿,这娘们三十了,找了个活儿,叫什么保险业务员,就是上村里头卖保险。
她也去听她讲课了,听了一大顿,没听明白什么事儿。
就知道是这会儿交上钱,等着老了得病了,人家给花钱。
关键是这个钱得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