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台上的教授语调沉稳,讲解的速度不紧不慢“除了磁场的变化,拉托克尔之所以能在情绪具象化后形成一个完整社会体系,还在于几次关键的迁移。
最初的居民意识到,这种独特的情绪投影能力可以转化为资源——不仅仅是能源,还有文化、艺术和科技上的创新。”
琳梵不禁在心里嘟囔了一句:“果然,‘资源’这两个字永远逃不过历史课的主题。”
“想想看,”教授继续道,“当情绪本身成为可以被看到、触摸,甚至操控的存在时,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。
这里的植物不再只是植物,而是情绪的共鸣体;这里的矿物不再只是矿物,而是情绪的存储器。这种对情绪的物质化利用,正是拉托克尔经济和科技繁荣的根基。”
琳梵的视线慢慢转向窗外。梦学院的教室窗户镶嵌着一层淡淡的光雾,外面的云朵仿佛漂浮在伸手可及的地方。
她用手撑住头,隐约有些出神:教授说的这些到底和梦魇域有没有关系?
梦魇域能放大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,而这里的人为什么又能将情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?它们之间……会不会有什么共通点?
“……所以,‘情绪基点’的概念逐渐浮现出来。”
教授换了张投影,屏幕上是一组看似随意散布的光点,“每个人的情绪波动都会形成不同的频率,而这些频率累积在一起,最终构成了拉托克尔特有的情绪场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区域会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产生情绪共振。”
琳梵回过神来,听到“情绪场”这个词时眉头微蹙。
情绪场……梦魇域的扩散,是不是也是情绪场在不正常地叠加?她拿出笔在本子上随意地画了几条曲线,接着又搁下笔——她对自己这些似是而非的猜想没有信心,但又觉得这些猜想也许并不是全无意义。
向清瞄了她一眼,小声问:“你在记笔记?”
“随便写写。”琳梵嘟囔,“感觉有点用,但我也不确定。”
“有用就好。要是能从这些历史里看出点什么,说不定就不白听了。”
教授的讲解继续:“情绪场虽然为拉托克尔带来了诸多便利,但也伴随着危险的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