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,从卷宗上看,一点问题都没有呀,会不会就是当时那小子真的作弊了呢?”蒙羽坐在杨阳旁边,他已经看小殿下翻了好几次关于赵又升的卷宗了,但确实是一点问题没有。各种证据,人证、物证俱全,而且他们也找人去问了人证,当年的物证也核实了,跟卷宗记录的一模一样。
“起初我跟你的想法差的不多,毕竟赵又生背负着老母亲的希望,所有荣辱尽系一身,等到考试的时候是有可能走了歪路的。但我看着卷宗,还有你们搜集回来的人证口供,竟然全都能对上。”
“全都能对上那不就证明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吗?”蒙羽不解,自古以来断案都这样的,有人证有物证,而且还当场抓获,这就是一个铁案,由不得人分辩。
“可现在这事过了三年,这些人证还能清晰的记起来当时的事情,还有这物证,竟然能完好的保存到现在。但就是唯独赵又生当时的考卷怪失了,你不觉得这样有点奇怪么?”
“贡院那边不是说,因为他舞弊,所以把他的卷子全都销毁了么?找不到很正常呀。”
“呵呵,确实这事一点破绽和错漏没有。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太早下结论,且等等吧,估计等下就会有新的线索。”
杨阳放下了卷宗,给自己倒了杯茶,轻轻的吹着上面的茶叶。现在已经是晚上,周围的院子都已经熄了灯,只有他这个院子依旧灯火通明,为的就是等一个人。
“殿下,幸不辱命。”
没过多久,一少年气喘吁吁的跨入了门内,然后对杨阳行了一礼。正是和杨阳一起学艺四年的蒙毅,蒙羽的儿子,年纪比杨阳大了四岁。
“毅儿?”
“辛苦,说说吧,都查到了什么?”
杨阳让人给他搬了个椅子,而后自己又给他倒了一杯茶。
“谢殿下,确实查到了。赵又生和他母亲的情况属实,地方衙门和户部都有详细的记录。但就是给此案作证的证人,有两个其实三年前就搬离了京都,但就在昨天下午,其中一个人证才回到了京中,一人则是今天早上才到的京。而且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,也是今天早上,才在户部改成他们的名字的。”
蒙毅一口气说完,顿时又觉得有些渴,但之前那杯茶自己已经一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