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五家投标单位依次完成了投标方案的阐述。整个会议室里,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,各方观点交锋,气氛紧张而压抑。
霍骁坐在主位上,全程表情冷峻,深邃的眼眸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,只是时不时微微皱眉,手指有节奏地在会议桌上轻敲。
终于,他站起身,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:“今天就先到这里,下午两点半宣布技术标评标情况,同时当场开商务标,确定最终评标结果。”
根据卓远集团发布的招标文件,技术标和商务标占比为八二开。这意味着卓远集团财大气粗,更注重技术方案,而非商务报价。
并且在技术标评分确定后当场开启商务标,这种做法杜绝了一切违规操作的可能性,力求做到完全公平公正。
苏郁坐在旁听席上,内心五味杂陈。她回想着整个技术标论述过程,暗自思索:如果自己是评标人,会选择哪家律所?又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?
她反复分析比较,可在她看来,几家律所无论是收购项目经验、案例分析,还是技术要点的阐述,都近乎完美,实在难以评判优劣。
难道这就是自己与行业大佬之间的差距?她不禁陷入自我怀疑,眉头紧锁,神情有些落寞。
会议室里的人渐渐散去,只剩下法务部助理黄颖在关闭投影设备、收拾会议室。
苏郁犹豫了一下,还是走上前去,轻声问道:“黄助理,你知道技术标评标小组都有谁吗?他们在哪里评标啊?”
黄颖闻言,一脸狐疑地上下打量苏郁,反问:“你一个驻场律所的实习生,谁同意你进来旁听的?我们甲方的事,轮得到你东问西问?”
苏郁急忙解释:“是王总监让我全程学习收购招标案的,昨天他还让你给我发资料,你忘了?”
黄颖回忆片刻,虽然心中仍有不满,但也不好再说什么,没好气地回道:
“评标小组组长自然是我们集团大老板,其他评委都是相关业务部门的总监。评标讨论会在三十六楼会议室,你有本事就让王总监带你去。”
又是三十六楼!苏郁心里一沉,想起之前在三十六楼的种种经历,不禁有些郁闷。
她回到办公位之后,拿出手机,给李特助发了条微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