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办公室,副总想了很久,喊了助理过来:“挑几个机灵的人,去罗桑县一趟,找那些小作坊老板,低价收他们的羽绒服。”
……
天气依旧寒冷,几个小工厂主围在一起喝酒,割了两斤猪头肉。
酒过三巡,酣畅淋漓。
其中一个压低声音:“有买手找你们低价拿羽绒服吗。”
房间里安静了一会。酒意腾腾。
“有。”另一个小声说,“绕过罗桑厂找的我。罗桑厂收我做的羽绒服,一件10美金,那人收的价格是9块2美金。”
“……他也找我了。”另外几人纷纷说。
“你们怎么想。”
“我凭什么亏钱啊?”有人说,“价格压得太低了!我生产一件羽绒服9块2美金,买手收一件羽绒服也是9块2美金,这么算下来,我给他不但不赚钱,我还亏钱。”
“但罗厂长那么年轻。这批羽绒服订单的量又过大了。罗桑县什么时候接过这么大的订单?你们觉得,这批订单,真有这么多,还是小罗厂长没经验?别忘了,服装有退货率的,小罗厂长究竟有没有把退货率折算进去?万一咱们生产出来1000件,小罗厂长只能卖出去900件,剩下100件怎么办?压我们自己手里?压一件羽绒服,加上仓储费,还得打折,那可就不止9块2美金的成本了。”
房间里又安静下来。
窗外,喇叭滴滴滴的声音、卡车拉货卸货的声音、发动机的声音混作一处,罗桑县的夜晚比白天还要热闹。
小饭店的门外正是夜市。自从罗桑县汇聚全县之力生产羽绒服后,人气回笼,罗桑县的夜市也重新开了张。灯光亮亮地穿过窗帘,在房间内形成游移不定的光斑。
其中一个年轻的忍不住说:“可拿给买手,给一件,就是亏一件。越做越亏本。”
“你给的并不多。比如你一批货1000件,你估摸一下退货率,给他拿个50件。这么算,微亏也比压货强。你信不信,买手不止找了我们。别人卖,你不卖,你就压货了。”
年轻人说:“就算压货,也是罗桑厂压货,反正罗桑厂给我们钱的,我们怕什么。”
“这你就不懂了,羽绒服你还能吃一辈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