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一走就不回来了?也没有个信。双喜就不说了,你庄大爷他们都挂念着呢。”高翠兰道:“吴妈,我也想他们,想着村里的所有人对我的好。”说着,又哭了起来。
她赶紧控制住自己,道:“您跟他们讲,我这里一切都好,春节回去看望他们。”吴妈问道:“春节回来?那太好了。你那房子前一阵子还有人要买呢,我没叫动,永远给你留着。”高翠兰道:“你还想着我以后回去住呀?”吴妈道:“是呀,早晚也得回来?”
高翠兰知道,在吴妈的心中,那里始终就是高翠兰的家,永远不会走。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对亲情的牵挂,那处房子也成了她的精神家园。感动地道:“吴妈,我永远都是吴庄的人。不过,我春节回去,是想接您过这边来。”
吴妈问道:“什么,接我去你那里?”高翠兰道:“对,我准备过了年开了一个大饭店,想叫你来照应照应。愿意来吗?”吴妈道:去,怎么不去?无论如何也得去看看!”
电话里传来杏花的声音:“我也去。”高翠兰道:“打什么叉,你能来得了吗?”杏花道:“偏心了吧,我娘能去,我怎么不能去?”高翠兰道:“你儿子怎么办,不上学了?”杏花才住了嘴。高翠兰对吴妈道:“我在邮电局打的电话,今天就这样,春节回去我们再说吧。”
离开了邮电局,高翠兰还想试探一下吴二柱的信心,问他:“二柱,就现在这个条件,你觉得饭店怎么样,能开得起来吗?”吴二柱直言道:“总是觉得离城里太远,去那里吃饭不方便。就怕时间长了,客人不会多。”
高翠兰鼓励道:“你还不了解,再过一两年,咱们饭店周围的房子就建起来了,而且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的人住在这里,以后不要担心客源。开张的时候也不用愁,我们设计好的,会来好多人。关键就是开张之后这段时间,你千方百计要把饭菜搞出花色,再实惠一些,就能留得住客人。你说离城里远,现在城里的三轮车多得是。我这样想,只要送客人来的,不用客人掏钱,咱们付车费。”
吴二柱赞同道:“这也是个办法。”高翠兰道:“还有,这也算是个大酒店了,一次就能开席二十多桌,还得想办法再把红白喜事的酒宴拉一些过来,生意就不用愁了。”吴二柱本来有些担心,听了高翠